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古風美食散文在文學名著的美食細節之中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6)
好久沒能出門旅行,特別想念全國各地各種各樣好吃的。細細想來,現在去到一個新的城市,最向往的就是當地特色美食。
貴州辣子雞、重慶火鍋、粵式茶點、西北大鍋燉…很多地方特色美食雖然已經來到全國各地,但往往還是在它的起源地區,才能吃到最傳統最正宗的味道。
美食不僅僅能體現一個地方的特色,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有的菜式,比如宮保雞丁、麻婆豆腐什么的,因為工序相對簡單味道又好,已經成為隨處可見的家常菜,雖然不再具備顯著的地域性,但卻因為有自己的歷史典故,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
食物的文化性不僅僅存在于生活和歷史中,同時在數量眾多的經典虛構類作品中也多有體現。
《三國演義》青梅煮酒論英雄,觥籌之間是酒桌上的刀光劍影,《水滸傳》好漢們豪爽痛快,江湖之外是有肉有酒有生活的冷暖人間。
其實在故事中要將“吃”寫好,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讀者能比較容易分辨出一個故事中的關于食物的描寫是不是有真情實感。
在故事的飲食細節之中,能看到生活的閱歷,歷史的底蘊,乃至可以觸及寫作者的靈魂。
張佳瑋就是一位熱衷于發掘文學故事中飲食細節的讀者,自幼尤愛各類書籍中與吃東西有關的內容,在《這本書好吃嗎》中細數了經典中外名著中的美食。
閱讀這本書能體會到人間美食的百般滋味,用最靠近生活的方式感受文學經典之美。

封面
01 看饞了《這本書好吃嗎》由多個相對獨立的小故事組成,前臺主角是多部文學著作中出現的各類美食,背后則是經由美食們呈現出來的人生百態。
初次翻開這本書是在深夜,作為睡前輕松小書隨意翻看,沒想到一看大半本。
瞌睡看沒了,肚子看餓了。
《紅樓夢》就不說了,出了名的講究美食,烤鹿肉、棗泥山藥、蝦丸雞皮湯、酒釀清蒸鴨、胭脂鵝脯、奶油松穰卷酥、綠畦香稻粳米飯……
少爺小姐老太太時而嫌這個油膩、那個俗氣,我卻看得饑腸轆轆,口舌生津。
又看到《駱駝祥子》里的祥子到橋頭吃老豆腐:
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
瞬間懷念起北方風味的咸豆腐腦兒,柔軟可口,嫩爽順滑,可惜這會兒在南方,嘗不到那一份咸香,只能吸溜一下口水吧唧下嘴。
再看到蘇軾被貶謫也未曾消磨掉的瀟灑快意和隨遇而安,吃到清爽春菜賦詩一首,吃吃菜,述衷腸,發愿明年回家鄉。
最后還是忍不住點了份外賣,什么睡前不宜飲食,夜宵不利消化通通拋諸腦后,真香。
內頁
02 代入感《這本書好吃嗎》不光列舉了各種美食,還讓我們領略了一番故事中人們的生活。
從書中人如何吃,便能知他們如何活。
古往今來,食物從來都不僅僅是填飽肚子那么簡單。
市井人家吃喝追求飽腹,靠譜瓷實。
《駱駝祥子》里的車夫祥子,過“大日子”想吃的美味是熱燒餅夾爆羊肉;被抓壯丁逃回來,一碗熱混沌下肚,就能感覺又活了回來。
普通人家不太挑剔,吃個家常。
《紅樓夢》里趙嬤嬤吃紅腿燉肘子,肥厚濃香;金庸武俠中好幾位大俠都愛吃湖南菜,簡樸接地氣;《水滸傳》王婆招待潘金蓮的胡桃松子茶,茶果交香,俱都是民間風味。
富貴人家自持身份,吃喝更重格調。
《金瓶梅》吳月娘掃雪烹茶,西門慶豪爽吃蟹,點心也是玫瑰鵝油燙面蒸餅之類,使用當時非常稀罕的食材。
《紅樓夢》里的食物更是講究,賈寶玉吃糟鵝掌鴨信要配好酒,荷葉湯挑一勺木樨清露,野雞瓜齏當下飯咸菜。
老太太飲食更是精致,茶是老君眉,菜是牛乳蒸羊羔,賞詩配點兒糟鵪鶉腿子肉,吃得精細,又別致有味。
食物是各有各的味道,日子是各有各的滋味,飲食之間盡顯身份和生活細節。
插圖
03 看厚了看《這本書好吃嗎》還有個感覺就是,書不厚,但很經得看。
每個章節篇幅并不長,卻是將故事精妙娓娓道來,一段看完意猶未盡。讓我總忍不住翻開原著,或求證,或對照,或觀摩后續,許多過去沒有注意過的細節躍然紙上。
《紅樓夢》章講起賈寶玉被賈政打了,全家都陪他吃荷葉湯。忘記他為什么被打了,翻看原著,看到賈府的寶貝疙瘩被上了家法,全家上下太太小姐姑娘各有事忙,卻也圍著他轉,好不熱鬧。
之前讀《紅樓夢》只感覺賈府一家子吃得精致,這次再讀,對于各人吃的喝的與性格身份的聯系有了較清晰的感受,人物在腦海中的印象更為鮮活了。
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中用飲食寫盡了掙扎溫飽的車夫祥子的一生,這位老北京范兒的先生留過學,但講的故事特別樸實,祥子為了生存賣力工作,儉省自苦,但又很有人情味。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可以從吃飯表現出來,祥子喜歡肉餅、紅豆小米粥這些他“吃得香,吃出汗”的東西,但與他組建家庭的虎妞吃的是羊頭肉,鹵煮炸豆腐這些高級一些,但他“吃著不香,吃不出汗來”的東西,從側面寫出了兩人關系的違和感。
看完“老舍的吃”這一章,又去重讀了祥子的故事,以前只看見祥子的不幸與坎坷命運,這次重讀卻似乎隱約對他是什么樣的人,他為什么會這么做有了更深的理解。
還有不少原著其實我都還沒看過,《冰與火之歌》、《荷馬史詩》、莎士比亞、歐·亨利、大仲馬……其中也頗有關于食物的細節,引起了對閱讀原著的向往,準備陸續提上日程來。仔細一想,這可不是把書“越看越厚”了嗎。
封底
總結張佳瑋在《這本書好吃嗎》的后記中說:
“在人類歷史絕大部分時光里,食物是人類生活的核心。人類歷史,也就為著食物旋轉搖擺不定。”
故事虛構的部分可能難辨高下,但在故事中若是能將滋味與食態描摹精妙,這個故事讀起來想必是極為靠譜的。
《這本書好吃嗎》是一本200多頁的小書,圍繞中外名著中的飲食徐徐道來,既描摹細節,又承擔索引,讓我能更沉浸于經典文學名著之中,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書,強烈推薦。
THE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原創書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425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