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菏澤牡丹的繁殖方法食用牡丹栽培技術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2)
食用牡丹有“宜涼畏熱,喜燥忌濕”的習性,喜長日照,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的疏松、排水和通氣性能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強酸性土壤、鹽堿地、黏土、低濕地及樹蔭下則不宜栽種。牡丹在春季低溫3 ~5C時,根開始活動生長,鱗芽開始膨大,6 ~8C時開始抽莖、放葉、顯蕾,12-16C花蕾增大發芽,根部生長加快,17 ~ 22C時開花,夏季25-30C時生長變慢,30C以上生長被暫時抑制,量半休眠狀態;秋季氣溫降至25C以下,根部又開始生長;冬季氣溫降至3C以下,根部停止生長。牡丹種子有上胚軸休眠特性,當年秋、冬只有胚根發育成根,上胚軸仍處于休眠狀態,經60 ~90天的0~10C冬季低溫后,才能打破休眠而于翌春發芽長出地面。

選擇向陽、地勢高燥、易排水的地塊。土壤以土層深厚、肥質沃的沙壤土為好,忌黏重、鹽堿、低洼地塊。前茬以玉米、豆類、花生、高粱、芝麻等為優;忌重茬、連作。種前1~2個月,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5000kg和餅肥150~200kg,深翻30-50em,耙細整平,每2-3m為一畝。如育苗可整成寬80-100cm,高10 ~ 15cm的小高畦。

9月中旬至11月下旬均可栽植,尤以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為佳。為什么選擇在秋天栽培牡丹呢?俗諺說:“七芍藥,八牡.丹。”這是說,每年陰歷八月中秋節前后是栽培牡丹的最佳時節。若是“春分采牡丹,到老不開花"。因為春季盆栽芍藥、牡丹,新根尚未長出,而天氣已轉暖,正值發芽放葉之時,此時盆栽不能及時供給植株生長所需的養分,即使成活,以后也難以開花。株行距150~200cm,苗圃70~80cm。穴的大小應按植株、根系的長短而定,一般直徑30 ~40cm,深40 ~ 50em栽植時,先在坑底放入少許細土,然后理順根條,邊覆土邊提根,待土填滿后,再踏實,澆一次水。與根莖交接處低于地表3 ~ 5em為宜。

(1)分株:該法簡便易行,成活率高,苗木生長旺盛,分株后植株開花較早,但仍需2~3年才能充分表現出品種特性。分株法可保持品種優良特性,但繁殖系數較低。
把4~5年生的牡丹整株挖出,置于陰涼處2~3天,待根變軟后,剪去病根、殘根,并根據其根系的自然情況,分成2 ~4小株,每小株有2~3枝。為避免病菌侵人,傷口可用1%硫酸銅或400倍多菌靈藥液浸泡。

(2)嫁接:嫁接能保持品種優良特性,且繁殖系數高,一直是古今中外牡丹繁殖的主要方法。其中用芍藥根嫁接牡丹已成為牡丹產地進行產業化生產的主要技術。
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取生長充實、附生須根較多、無病蟲出售、直徑2em及長15~20em的芍藥根或牡丹實生苗及劣種牡丹作砧木,將砧木掘出放陰涼通風處,待變軟后進行嫁接。接穗多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萌聚新枝,長5 ~ 10cm即可。如果接穗不足時,枝干上的當年生枝也可采用,但嫁接成活率及生根速度不如前者。接穗要隨采隨用。

牡丹嫁接多采用“嵌接法"。先在接穗基部腋芽兩側,削長約2 ~3cm的模形斜面,再將砧木上口削平,選一平整光滑的縱側面,用刀切開。切口長充略長于接穗削面,深度達砧木中心。削面要平整、清潔,然后將接穗自上而下插入切口中,使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對準,用麻繩扎緊,接口處涂以泥漿或液體石蠟,即可裁植或假植。隨接隨栽,栽植深度以接穗頂部與地面平為宜。株距10~15cm,行距50cm左右。裁后在其上培土埂,待翌春轉暖時,逐漸去除覆土。.
(3)播種:主要用于大量繁殖嫁接用的砧木或培育新品種。牡丹種子在8月上旬成熟后,及時采收,播種。如欲到春季再播種時,則應將其沙藏,翌春3月出苗,3~5年后開花。此法多用于培育新品種。

(1)水分管理:牡丹較耐旱,-般不需要經常澆水,但每年至少要澆4次,即3月上旬“萌芽水”,4月上旬“花前水",5月上、中旬“花后水",土壤封凍前的“越冬水"。另外,還可視地層、土壤、類別、季節及土地干燥情況等而定。在坡嶺地、沙土地和天氣干燥的春、夏季,應多澆水(可每隔15~20天澆一次),但有積水時還要注意排水。
(2)肥料管理:牡丹栽植至緩苗期,吸取營養少,一般不施肥,待次年至少施三次肥,即2月下旬到3月中旬的“花肥",5月上旬的“芽肥",11月份的“冬肥”。花肥和芽肥多用復合肥料穴施或撒施后再耕為宜,冬肥以餅肥廄肥、人類尿、農家肥等腐熟的有機肥料穴施為佳,若是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地,應采用少量勒施的辦法。

(3)中耕除草:中耕--般結合施肥、澆水進行。每澆一次水后都要中耕松土保墑,及時清除田間雜草。
(4)整形修剪:應當及時除去繁枝贅芽、枯枝、病蟲枝,維持地上部分與地下部分的動態平衡,保持植株有均衡適量的枝條和美觀的株形,使其通風透光,養分集中,才能生長旺盛,開花繁茂一致。主要措施包括:選留枝干:牡丹定植后,第一年任其生長,可在根莖外萌發出許多新芽(俗稱“土芽");第二年春天(3 月中旬)時,扒開表土除去牡丹基部土芽,待新芽長至10em左右時,可從中挑選幾個生長健壯、充實、分布均勻者保留下來,作為主要枝干(俗稱“定股”),余者全部除掉。以后每年或隔年斷續選留1 ~2個新芽作為枝干培養,以使株叢逐年擴大和豐滿。剪去上部弱枝、病蟲枝、枯枝或交叉枝等。并結合修剪摘除小芽、弱芽。花后要剪去殘花。

酌情利用新芽:為使牡丹花大艷麗,常結合修剪進行疏芽、抹芽工作,使每枝上保留1個芽,余芽除掉,并將老枝干上發出的不定芽全部清除,以使養分集中,開花碩大。每枝上所保留的芽應以充實健壯為佳。有些品種生長勢強,發枝力強且成花率高,每枝上常有1 ~2個或3個芽均可萌發成枝并正常開花,對于這些品種每枝上可適當多留些芽,以便增加著花量和適當延長花期;而某些長勢弱、發枝力弱并且成花率低的品種則應堅持1枝留1芽的修剪措施。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7394.html
下一篇:一個人和一個膽的成語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