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冬天最溫暖的時光的詩句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3)
時節如流,歲月不居,踩著細碎的陽光,穿過濃匝的綠陰,走進熱情似火的盛夏。
這個季節,有天高白日午的炎熱,也有涼生為室空的清涼。
心靜則清,心清則涼,正如宋代詩人鄧深所言“心地清涼無熱惱,炎天直與冷秋同”。

出自宋代鄧深的《夏日寓山齋》。
山齋長夏斷過從,掃地長教塵滅蹤。
松架青毛云翳日,扇搖白翅雪生風。
書床琴匣時相近,茶鼎熏爐間自供。
心地清涼無熱惱,炎天直與冷秋同。
鄧深是南宋詩人,宋高宗年間高中進士。
根據史書記載,他在地方任職期間,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品德高尚,為時人所稱賞。
致仕后,寄情山水,曾在湖畔筑居,并題名為“明秀”。
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多為送別酬贈和山水田園之作,語言清新,意境悠遠。
這首《夏日寓山齋》便很能體現他的詩風。

詩歌首聯緊扣標題,點明了季節和地點。
同時通過“掃地”,營造了一種不染塵的清幽氛圍。
接著的頷聯,描寫的是室外的畫面。
棲息在松架上的鳥兒,扇動著白色的翅膀,帶來陣陣清風,
而頸聯則轉入室內描寫。
書床、琴匣、茶鼎、熏爐,詩人仿佛只是在寫房間的布局裝飾。
但是透過這些家具,我們仿佛看到了詩人焚香撫琴,品茗閱書的畫面。
詩人的高雅情懷,悠閑生活由此可見。
而最后的尾聯,則是轉入抒情議論。
只要內心平靜,心無雜念,那么炎炎夏日便可與冷秋一樣,清涼舒適。
整首詩來看,通過室內和室外的描寫,渲染了一種寧靜而幽雅的氛圍。
最后的抒情議論水到渠成,意韻悠長,令人回味無窮。
夏意深濃,日長太古。
修一顆自在心,不管世事紛紜,我自巋然不動。
修一顆清靜心,不懼炎天熱惱,我自心地清涼。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銷暑》。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白居易是繼李白杜甫之后,中唐最負盛名的大詩人,同時也是整個唐朝留詩最多的詩人。
他的詩歌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語言平白如話。
根據北宋詩僧惠洪的《冷齋夜話》記載,他每次寫完詩,都會念給老嫗聽。
若能聽懂,則定稿,否則就修改,也就是后人所謂的“老嫗能解”。
這首《銷暑》便很能體現他的這一詩歌風格。
整首詩來看,無一生僻字,以最簡單直白的語言,闡述了“心靜自然涼”這一哲理,引人深思。

詩歌首聯自問自答。
如何才能消除夏日的暑熱與煩躁呢?只要安安靜靜地坐在院子里就可以了。
設問的寫作手法,不僅多了一層曲折波瀾,而且有利于引發讀者的關注,不可等閑視之。
接著頷聯兩句圍繞“端居”展開描寫。
眼中不見多余的事物,耳邊不時傳來清風拂窗的聲音。
這里詩人視覺和聽覺雙管齊下,營造一種極其清靜的氛圍。
如果說頷聯的“清”還只是停留在表面,那么頸聯則是從心理層面著筆。
只要內心寧靜,摒除雜念,放空思想,暑熱自散,涼意頓生。
而這樣的境界一般人很難達到,所以詩人最后才會發出“難更與人同”的感慨。
整首詩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歷來為后人所稱道。
破除煩暑賴清風,但能心靜即身涼
沐一縷清風,攜一顆云水禪心。
在長夏的光陰里,寂靜歡喜;在散淡的流年里,冷暖自度。

出自清代郝懿行的《夏日口占》。
人言三伏暑天長,我有間中逃暑方。
山氣西來朝帶爽,窗風北過午生涼。
心清不借甘瓜鎮,幾靜惟聞古墨香。
更喜眠余湘簟冷,蟬聲亂落讀書床。
郝懿行是清朝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
他在嘉慶年間高中進士,因為當時官僚隊伍臃腫,以致無缺可補,所以只在戶部掛了個虛職。
不過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讀書和著述。
他一生著作甚豐,其中不乏經典,例如《爾雅義疏》、《山海經箋疏》等,對后人研究古典文化有一定的幫助。
至于詩文方面,留下的作品不多,這首《夏日口占》算是其中的代表,描繪了一幅寧靜清涼的夏日避暑圖,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詩歌首聯同樣開門見山地點明了節令。
人人都說三伏日長炎熱,我卻有避暑的方法。
“人言”與“我有”相互呼應,構成了一種懸念,引人入勝。
再來看頸聯兩句,是環境描寫,渲染了山間寧靜清涼的氛圍。
山間的清晨,嵐氣流動,帶來陣陣清涼;中午時,北面的窗戶清風拂過,涼意頓生。
而接著的頷聯兩句開始描寫所謂的“避暑方”,與首聯相呼應。
心境清涼,無需借用冰鎮的甘瓜來消暑;內心平靜,縷縷墨香,縈繞鼻尖。
一個“不借”,一個“惟聞”,將他內心的寧靜與悠然刻畫到了極致。
最后的尾聯,通過描寫“湘簟”,和“蟬聲”,觸覺和聽覺雙管齊下,將他的這種心境推向了的頂端。
整首詩來看,雖然描寫的是炎炎夏日,但字里行間卻分明流淌著一股清涼的氣息,讀后令人神清氣爽。
生涯物外渾無事,靜中自足勝炎蒸。
南風暖窗的日子里,閑坐時光一隅,漫閱一卷詩書,靜聽一樹鳴蟬。
在浮世清歡中寵辱偕忘,在云水禪心里寂靜歡喜。

炎天夏日長,心閑歲月靜。
行在季節的阡陌上,攜一抹白云,沐一縷松風,煮一壺閑茶,書一紙墨香。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9139.html
下一篇:mc指令有哪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