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聊城美食最全攻略聊聊聊城那些美食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5)
美食是最濃的鄉愁,家鄉的美食總有一種特殊的味道,由美食滋生出來的情感。在聊城,南北各大菜系因運河之故在此交融爭輝,造就了馳名中外的美食文化。
魏氏熏雞
聊城鐵公雞 二百年的秘制配方
在聊城眾多傳統名吃中,魏氏熏雞可謂獨具特色。熏雞外表色鮮形美,余香深長,食客們品嘗之后無不稱贊。清朝嘉慶年間,它還只是個“扒雞”,扒雞好吃不好放,后來為了保存時間長一點最終總結出一套熏制的秘方。經過熏制后的雞肉水分少,皮縮裂,無彈性,料濃香,可保存一年不變質。
魏氏熏雞還有個貼切的名字——鐵公雞,這個稱呼還是老舍先生送的。時到今日,凡來聊城旅游的游客都會品嘗一下聊城的鐵公雞,不論是自己食用還是送禮都代表了聊城的美食特色。不僅如此,聊城當地人也經常買幾只拿回家當下酒菜。
武大郎炊餅
武大郎炊餅和潘金蓮咸菜 好CP
炊餅,古代民間的一種普通吃食而已。一提起炊餅,人們往往會想起一個人來——武大郎,這都要歸功于四大名著《水滸傳》了。在古代,用面做成的食物統稱為——餅。從沒有發面的時期到有了發酵技術,有了蒸餅?!掇o源》解釋“即饅頭,亦曰籠餅”,炊餅就是饅頭。
再后來經過歷代美食家們不斷創新,武大郎炊餅已經演變成做工精細、香脆可口,造型美觀的風味小吃。
現在的武大郎炊餅圓形,外表有一層芝麻,兩面相似,炊餅外部有些干焦,呈琥珀色,內部有一夾層,夾層內是鹽和胡椒粉,外焦內柔,韌性十足。后人又進行了改進配上潘金蓮咸菜,他們組成了絕配的CP。
托板豆腐
臨清的豆腐,在板上吃
在臨清,托板豆腐都是沿街叫賣的,賣豆腐的人推著車子,在車上放一個木頭做的盒子,上面蓋上一塊布,四周放上一尺左右長的小板子。遇到前來買豆腐的人,就用尺子切開豆腐,把豆腐放在板子上切幾刀,食客接過板子,把屁股一撅,嘴對準板上的豆腐一吸,大口的豆腐進到嘴里,豆子的清香立刻在口腔中彌漫開來。
因為托板豆腐的吃相,托板豆腐還有個別名——撅腚豆腐,又白又嫩,溫柔可口的豆腐一直沿襲到現在。托板豆腐養育了一代代臨清人,喜愛這種美食的人越來越多。
東阿阿膠
在江湖上一直是個傳說
阿膠在傳統醫藥和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直是響當當的,它與人參、鹿茸并稱滋補三大寶。有關阿膠出自東阿的記載最早見于《神農本草經》:阿膠“生東平郡……出東阿”。因原產于山東省東阿縣,故稱阿膠。
阿膠是一種用驢皮經熬制、濃縮而形成的滋補良藥,為上品。
時間跋涉千年就有千年的傳承沉淀,千年來中醫講究藥食同源?!鞍⒛z之鄉”的美譽就如東阿的一張城市名片享譽中外。
在今天,阿膠作為古老的國藥瑰寶早已不是昨日深宮中的稀世珍品,而成了今日人們日常日用之物。
臨清綠豆糕
記憶中的“運河味道”
在土生土長的臨清人的記憶里,都存在著一種甜蜜的滋味。那便是臨清綠豆糕,逢年過節走親串友時總是少不了它。
明清時代,臨清有“小天津”之稱,依靠著運河漕運迅速崛起。綠豆糕就是隨著“漕運”興起的特色名吃。小小的一塊綠豆糕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在當時是富商、貴人都喜歡的食物。
臨清綠豆糕在制作上選料講究、營養豐富、加工精細,獨具運河美食的特色。在平日里吃一口綠豆糕,喝一杯茶,享受生活的同時寄托了真摯的情感。
來源:文旅聊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9766.html
上一篇:豬肉簡單做法豬肉怎么做最好吃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