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青蛙旅行吃什么食物煮煮吃滋補效果好嗎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6)
最近兩天,春雨君的朋友圈掀起了曬娃(蛙兒子)高潮!
“蛙兒子,看書2個小時了,累了就歇會兒吧……”

“蛙兒子出門旅行好幾天沒回來,外面的壞叔叔辣么多,不會被做成干鍋蛙兒子了吧!!”(慈母含淚臉)

蛙兒子被怪叔叔抓住吃掉,是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對人類而言,蛙類并不是陌生食材,早就在餐桌上活躍了幾十年。

食用蛙有很多種,包括牛蛙、美國青蛙、刺胸蛙、虎紋蛙和林蛙,我國餐飲業最常用的是牛蛙。民間俗稱的田雞是牛蛙、青蛙等多種蛙的統稱。
經過正規途徑飼養的食用蛙是安全的肉類食物,蛙的肉質細嫩、清白、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
以牛蛙和林蛙為例,它們的營養成分相似,每100g蛙肉蛋白質含量高達93.7%,但同時脂肪含量比較低(約1%左右),屬于養生圈推崇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類。
此外,蛙肉的必需氨基酸全面且含量豐富,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除了蛋白質,食用蛙肉還能讓我們攝入礦物元素鉀、鈣、鐵等。

蛙肉營養豐富,但別人家的蛙兒子和路邊的野蛙可能暗藏兇機。
這是因為非人工養殖的野生蛙類體內攜帶一種可怕的寄生蟲——裂頭蚴的幾率非常高。以杭州市以及周邊地區的調查結果為例,攜帶率可高達60%。
我國不少地區的人有食用生的或未熟透的蛙肉, 或將蛙肉研碎作外敷消炎藥的習慣, 因此感染裂頭蚴的情況并不少見。
裂頭蚴進入體內后,常寄居在皮下、眼部、口腔、頜、面部及中樞神經系統, 有時也會寄居在椎管、肺與泌尿生殖器官等部位,裂頭蚴寄居處的皮膚表面可能出現出血點或出血區。
感染裂頭蚴后每個人的癥狀表現不同。
如果裂頭蚴寄居在眼部,可表現為眼瞼紅腫、眼瞼下垂、結膜充血、畏光流淚、微痛奇癢、有異物感和蟲爬感,可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
寄居在口腔患處會出現紅腫熱痛和蟲爬感。

裂頭蚴病很難確診,絕大部分患者通過手術或病理組織活檢發現蟲體而確診。一旦患上裂頭蚴病,危害巨大且不易治愈,所以預防是不容忽視的環節。
安心吃蛙指南1. 別人家的蛙兒子不要采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野生蛙攜帶裂頭蚴的幾率非常高,如果吃野生蛙,患上裂頭蚴病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別人的蛙兒子走南闖北,即便帶了便當也少不了喝喝生水、吃吃路邊的野食,所以不要隨便捕殺。
市場上售賣的蛙類幾乎都是人工養殖的,安全程度要高很多,如果想吃頓蛙餐,還是花銀子購買比較安心。

2. 該扔掉的部位要扔掉
烹調蛙之前,要剔除牛蛙內臟和足趾等附屬物。
3. 殺死潛在的裂頭蚴
裂頭蚴的生命力頑強,可以耐受-10℃-56℃的溫度變化,在冰箱冷藏室內可以生存幾十天之久。
但是將食材儲存在零下20℃的冷凍室內24小時,基本就可以將裂頭蚴殺死了。
高溫處理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在56℃的溫度下裂頭蚴抗不過5分鐘就命喪九泉。
但是寄生在食材中的裂頭蚴對高溫并沒有這么脆弱,在56℃的高溫下3個小時,仍然具備生命活性和感染能力。
所以,我們需要用更高的溫度將食材徹底煮熟才是真正安全的處理方法。涮火鍋、油炸、燒烤的時候,都需要充分烹飪。
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吃蛙,吃該吃的蛙,放過不該吃的蛙。祝福所有人的蛙兒子都能平安回家。
另,你以為這個熱點我就蹭一次嗎?蛙兒子的朋友紅螃蟹和小蝸牛怎么能逃出春雨君的魔掌~~~
參考文獻:
1. 陳紅,王開功,許樂仁. 裂頭蚴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公共衛生學意義. 吉林醫學 2010年 2月第 31卷第4期
2. 王萬東,冷春玲等. 食用蛙的衛生檢驗與處理. 中國動物檢疫2003年07期
3. 趙桂華. 中國林蛙肉的生物酶解、營養分析及功能評價的研究
4. 陳開建. 幾種食用蛙的鑒別方法. 湖南農業大學動科院水產系
5. 郭曉強,顏軍,鄔曉勇等. 牛蛙系列肉制品加工研究. 成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3月
文:大王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chunyu.me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0013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