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金庸的孫子名字金庸的后人兒子是美食家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3)
金庸,本名查良鏞,當代武俠小說作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并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但他的后人卻無人繼承他的武俠小說寫作事業,一個個都有著自己的職業,與他精心塑造的武俠世界相去甚遠。
金庸一生結過三次婚,陪伴他的女性分別是:杜冶芬、朱玫和林樂怡。杜冶芬和金庸1947年在杭州相識,兩人結婚后一起生活了5年時間,沒有子女。朱玫1956年和金庸結婚,1976年和金庸感情破裂,主動提出離婚,隨后金庸娶了第三任妻子林樂怡。林樂怡和金庸也沒有子女。朱玫與金庸在一起生活了整整二十年時間,金庸的四個子女長子查傳俠、次子查傳倜、長女查傳詩、次女查傳訥,均為朱玫所生。

長子查傳俠早慧敏感,11歲時就開始發表文章,作文《我的人生是為了什么》,令班主任印象深刻。本來,很有希望繼承父親金庸的事業,但他的性格十分憂郁,19歲時因父親家庭生活不和諧、相處不融洽,選擇自殺,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查傳倜,金庸的二兒子,他曾和哥哥一起在香港上學,哥哥成績優異,深得老師與同學們的喜歡,而他因為學習平平,還常受到老師的一些處罰。兄弟兩人在對待學習的問題上,似有天壤之別,所以,查傳倜從很小的時候就認為自己不是學習和材料,更不可能像父親那樣舞文弄墨,為人們營造一個武俠的精神世界,也正是這個原因讓他選擇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與父親完全不同。去英國讀書時,他選擇了會計專業,并在畢業后從事了十多年的會計工作。可能是因為父親的影響太深,他后來又轉到了出版社工作,還為報刊寫過一陣子專欄,但寫的都是美食類的文章。為此,他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八袋弟子。什么是八袋呢?人生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也許是因為平時還會喝上點,所以,他在這七件事后加上了酒,即八袋了。

金庸長子查傳倜(右)
都說民以食為天,在寫美食專欄那陣子,查傳倜更加地迷戀起吃來了,以至于后來的自己成為了一個美食家。他與朋友合作搞了一個小餐館,名為食家菜。他雖嗜吃,卻不會烹調,不懂下廚,于是負責管理和試菜。餐館的生意很快被他經營得紅紅火火,很多人都慕名前來就餐,他和朋友也很開心地在自己的餐館品菜。他說:搞飲食也要娛人娛己。他給別人帶來一份快樂的同時,也快樂了自己。
查傳詩,金庸的長女,職業是記者、編輯。從事這份工作,她更多是受到了父親與母親的共同影響,父親除了寫武俠小說的身份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和報人,母親也是一位新聞記者,與父親一起草創了《明報》,還曾擔任過《華人夜報》的社長,和《明報晚報》的采訪主任。查傳詩從事新聞工作,最先就是從香港商業電臺和《明報晚報》做起的,從記者一直做到了《明報晚報》副總編輯。到了結婚成家的年齡,她與一位很有才氣的同行結了婚。與母親要強的性格不同的是,查傳詩一心想過相夫教子的生活,婚后不久,也便辭去了工作,很少露面了,而他的丈夫后來成為了內地一家電視臺財經頻道的總監,他們的家庭生活一直都很幸福。

查傳詩
查傳訥,金庸最疼愛的小女兒,1963年出生的她,曾在12歲拜水墨畫家丁衍庸為師。但不幸的是,其后的兩年,丁衍庸便去世了,她再未拜師,開始自學,2007年以后開始學油畫,同時做一些公益。如2008年四川發生大地震,她還曾為災區籌款。她的畫很有靈氣,也曾經在香港舉辦過個人畫展,是一位熱心公益的畫家。和哥哥姐姐一樣,查傳訥的職業與父親精心塑造的武俠世界已經十分遙遠了。
記得,出生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們,在九十年代正好趕上了根據金庸所著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改編而成的電視劇,這讓很多人都曾經產生了一種愿望,即希望能夠和《神雕俠侶》里的某個人物一樣行走江湖。后來,隨著金庸更多作品被拍成電視劇,人們在心中甚至有了一種武俠的情結,連同金庸的小說一起,成了人們心底一份難以抹去的記憶。


查傳訥和父親
金庸的后人并沒有人繼承金庸武俠小說寫作的事業,這讓人難免不會感到可惜。但這在我看來,并非一件壞事:一方面,在武俠小說的行當里,金庸分明達到了一個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很難有人超越他,而與其難以超越,還不如讓他永遠高高在上地成為一種懷念;另一方面,時代發展進步,文學作品與電視節目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可觀的作品實在是太多,與其讓金庸的作品與它們一爭高下,還不如讓它安靜地待在人們心底。所謂相見不如懷念也許就是這么個道理,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很多事情,是因為懷念而永遠存在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05546.html
下一篇:夏季食材有哪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