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R-HUD(Augmented Reality- Head Up Display)就是增強現實的抬頭顯示功能。
從座艙人機交互發展史來看:最早是機械儀表、現在大部分是半導體儀表/液晶中控,未來是科技的全息/光場。
介于現在與未來之間的,就是傳統HUD和AR-HUD。

HUD普及率也不是很高,很多司機還沒用過。AR-HUD是傳統HUD的下一代,目前主要應用在大眾MEB平臺的ID系列純電動車上。
先放一張動圖,大家先感受一下AR-HUD的效果:

大眾ID車型的HUD分成兩部分,上面是AR-HUD的AR層、下面是傳統HUD的標識層。放在一起對比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大眾ID.4的AR-HUD由上方的AR層與下方的指示/標識層兩部分組成
傳統HUD在技術上比較簡單,在前擋風玻璃上顯示出符號就可以了。咱們夸張一點打比方,這類似于咱們上大學時的幻燈片原理:

透射式投影儀
當然,這玩意早就被淘汰了。如果你從未見過這種老古董,說明你是一位年輕人。如果你見過這種老古董,請在評論區打下你的年齡……
AR-HUD技術就復雜多了。
第一,它顯示的時候要實時考慮車外環境信息與相對位置。
就比如下面這個碰撞警告的大粗紅線,必須準確地顯示在前車的正下方很近的位置 —— 如果這跟大粗紅線的位置顯示錯了,那豈不是離了個大譜?

第二,它還要實時考慮駕駛員眼睛的位置。
眾所周知,光沿直線傳播。AR-HUD投射的大粗紅線,如果想給駕駛員一種“它恰好在前方車下方”的錯覺,就必須根據人眼的位置來實時調整大粗紅線的位置。

這么一聊大家就知道了,AR-HUD的技術難度比傳統HUD難了不是一點半點。所以說,AR-HUD比傳統HUD先進一代,不算夸張。
由于比較復雜,AR-HUD的個頭也比較大。整車布置功力差一點的企業,不一定塞得進去。如下圖,是大眾ID系列的AR-HUD系統實物,供應商為LG電子,這么大個頭。

實際效果嘛,與實際光照強度的關系很大。如果是陰天、多云、黃昏、夜晚,那效果是相當好的,與動畫中的感覺差不多。
如果是晴天的中午,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如下圖: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