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活>清涼銀河旅游攻略(奇幻浪漫的童話之旅)
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21)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歡迎點擊上方關注
	
2000年,日本《朝日新聞》對國內讀者進行了一場徹底的調查問卷,以票選日本千年以來最受民眾喜歡的文學家。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投票中,日本童話作家宮澤賢治以位列第四的影響力,成功超越聞名遐邇的太宰治、川端康成以及村上春樹等眾多作家,由此可見他在日本讀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作為婦孺皆知的日本兒童文學巨匠,宮澤賢治所創作的童話大多帶有奇幻色彩和象征意義;而這份縱深本質的創作方式,也讓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將其作品視為靈感淵源。
就如我們熟知的《千與千尋》中最為經典的水上列車,其靈感便是來源于宮澤賢治的《銀河鐵道之夜》;而這部作品也是公認的代表宮澤文學成就最高峰的經典杰作,更是被列為日本國文教材的必讀內容。
整篇故事的篇幅很短,但卻充滿了奇幻浪漫的描寫和細膩溫柔的治愈:
貧苦孤獨的少年喬班尼,因飽受同齡人排擠而來到山頂獨自欣賞星空,卻在夢中與好友乘坐神奇列車暢游浩瀚銀河;在這場奇妙浪漫的旅行中,喬班尼見識了銀河最為燦爛奪目的景致,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趕路人,最終得到了精神世界的深度成長。
這是一部精彩奇幻的童話故事,更是一部觸動靈魂的成人寓言;讀這部作品你會發現:那些讓我們倍感迷茫和不愿面對的事情,在這場奇幻的冒險中都有了最為清晰坦然的答案。
接下來,我便結合故事內容,對《銀河鐵道之夜》蘊含的三層哲理主題進行分析,并結合自身理解,談談得到的啟發和感悟。
【關于孤獨:用奇幻浪漫的冒險呈現生而為人的孤獨常態】作為宮澤賢治豐碑式的名作,《銀河鐵道之夜》可謂是為身處平淡生活的我們,呈現出一場關于壯麗銀河的視覺盛宴:閃著美麗光芒的銀河列車騰空而起,帶著主人公喬班尼和好友康貝聶拉遨游在璀璨神秘的星空中,如夢似幻的銀河世界也清晰浮現在我們眼前:
銀河岸邊閃耀著雪一般的晶瑩光芒,銀色的天之芒草隨風搖曳,漾出一層層芒草波浪……銀河水泛出淡淡的紫色漣漪,像彩虹的美麗光圈,在銀河中靜謐地流淌……
	
種種美不勝收的奇幻景致,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但伴隨這場浪漫奇遇而來的,還有一種若隱若現的孤獨和傷感,而這種看似跳脫此情此景的感受便是來自于少年喬班尼。
喬班尼出生在貧困簡陋的家庭,出海捕魚的父親杳無音訊,慈愛的母親臥病在床。同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其他孩子在熱鬧的銀河祭節日肆意玩耍,而他卻要跑到小工廠加班干活,再去給生病的母親取牛奶。
生活的艱難和貧苦,也造就了他極為自卑的性格。
課堂上的他明知道問題的答案,卻在老師提問的時候,生怕自己答錯而不肯發言;生活中的他明明想融入同學,卻又在下定決定打招呼的那刻,變得如鯁在喉。
貧窮的生活造就了性格上的自卑,而性格的自卑和敏感又衍生出少年的種種窘態;在這種連鎖反應中,喬班尼最終成為最孤獨的孩子。
為了凸顯人物的格格不入,作者宮澤賢治還借用了不同場景來表達:
首先是少年工作的印刷廠:廠房的氛圍雖然熱鬧,但這份熱鬧卻始終徘徊于成年的工人身邊,身為孩子的喬班尼始終在角落中埋頭工作;
其次是牛奶廠:為了給生病的母親取牛奶,喬班尼來到本該忙碌的牛奶廠,卻發現眾人早已下班,空曠的牧場上只留下他單薄的身影。
在這些描寫中,完全可以發現:無論是與工人們年齡上的差別,還是在空曠的牧場上停留,少年喬班尼始終是被巨大而落寞的孤獨包裹著,這仿佛是他注定無法逃脫的宿命。但往往被孤獨縈繞著的人,總是萬分渴求他人的溫暖和外界的熱鬧,少年喬班尼更是如此。
	
所以,當乘坐神奇列車開啟浪漫奇幻的銀河旅程時,喬班尼的內心是歡雀期待的,并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但是看到唯一的好友康貝聶拉與列車上的其他孩子聊的火熱,卻又產生了巨大的落寞和孤獨感,并在內心發出"有沒有一個人,無論是天涯海角都愿意陪在我身邊呢"這種無力的祈禱和感嘆。
而這番話,也仿佛是一把精準的鑰匙,以猝不及防的方式打開了身為看客的我們幽閉依舊的心門,將我們為孤獨而掙扎的窘迫模樣徹底暴露出來。
如同少年喬班尼的孤獨感嘆般,身為成年人的我們想必也有過"用陪伴驅散孤獨"的天真念頭:也許是愿得一人心的唯美愛情,也許是海內存知己的珍貴友誼,還或許是燈紅酒綠下的觥籌交錯……
但無論哪種形式,這番踏實和熱鬧始終是建立在依附他人的基礎上;曲終人散后,孤獨更加顯得漫長和永恒。
就如喬班尼,在奇幻的星河列車上,他堅定地與好友康貝聶拉約定:要一起去尋找人生價值和幸福;可等醒來以后,得到的卻是康貝聶拉為了救助落水朋友,自己不幸犧牲的殘酷事實。
無論曾經的約定有多么堅定和真摯,在無常的現實面前,看似永久的陪伴卻完全被粉碎。
這場以拯救孤獨為起點的銀河旅行,除了留給喬班尼奇幻的短暫熱鬧和與好友的美好回憶外,仿佛再無其他實質性的拯救;而重新回到現實生活的他,除了直面比以往更加劇烈的孤獨,仿佛也再無其他正確的辦法。
想來也是如此:陪伴本就是人生的幸運,而孤獨才是人生的常態。
那些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人,注定要以不同的方式再次與我們告別;可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珍貴的美好回憶和彼此相伴的柔軟歲月,卻是真實存在的;很多人路過我們的生命,也不過是以最后的離別告訴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
人生而孤獨,唯有直面孤獨,才能衍生出長情而穩固的幸福感。
這也是身為作者的宮澤賢治,通過這部奇幻浪漫的童話故事想要表達的思想主題。
【關于幸福:用唯美純粹的意象詮釋自我存在的最大意義】《銀河鐵道之夜》這部作品的扉頁,有這么一句耐人尋味的話:
沒有全人類的幸福,就不可能有個人的幸福。
這是身為創作者的宮澤賢治所追求和秉承的理想,也是其貫穿整部作品的中心思想。
當主人公喬班尼在繁星閃爍的夜晚,乘坐銀河列車開展奇幻美妙的旅程時,腦海中也萌生了對幸福定義的思考。
隨著星河列車的不斷前進,喬班尼對幸福定義的探尋進程也發生著明顯變化。
兩人首先經過的是天鵝站,在這里他們遇到了滿臉紅胡子,并且有點駝背的捕鳥人;這個人的出現,也成功喚醒了喬班尼對幸福定義的真正思考。
最開始的喬班尼,因為對身邊這個行為粗魯的捕鳥人感到嫌棄,故而將頭轉向車窗;但看到捕鳥人萬分羨慕自己那張可以通往任意地方的綠色通行證時,此時的喬班尼也從厭惡轉為同情對方,甚至產生了幫助捕鳥人獲得幸福的想法:
"如果可以的話,自己愿意做一只白鷺;站在那光芒萬丈的銀河河灘上,讓他捕捉,讓他快樂,哪怕站上一百年。"
而此時在黑暗中靜靜流淌的銀河之水,也隱約泛出了紅光;這也象征著:即便想法始終是藏匿于內心深處的,但此時的喬班尼也已經達成了自我意識的初步覺醒。
伴隨著列車的不斷前進,喬班尼的這份具有犧牲奉獻精神的自我意識,也逐漸變得更加堅定。
在路過天蝎之光的時候,同行的旅客講述了天蝎座的來歷:
小天蝎因為被黃鼠狼追趕,而掉落在井水中;眼看要被淹死的時候,它向上天懺悔道:與其逃跑,不如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饑餓的黃鼠狼;并祈禱用自己的生命讓其他生命得到幸福;而祈禱結束后,天蝎的身體就燃燒成熾烈的火焰,映照在黑暗四周,形成了不滅的天蝎火光。
如果說之前捕鳥人的出現催發了喬班尼奉獻精神的懵懂,那么天蝎光火的出現則讓喬班尼迎來了自我意識的徹底覺醒:只要為大家找到真正的幸福,就算是浴火千百次,也在所不惜。
	
伴隨著熠熠生輝的天蝎恒星在廣袤黑夜中徹底升起,喬班尼對人生價值和幸福定義的探尋也在"迷茫到堅定"的過渡中圓滿完成。
而這份成長,也體現了宮澤賢治所要表達的第二層思想內涵,即:能夠幫助他人獲得幸福,便是自我生命的最大意義和最終歸宿。
這份充滿哲理意味的美好情懷,實則來源于宮澤賢治真實的人生經歷。
出生于富貴家庭的宮澤賢治,卻始終以富貴家庭為恥:天性慈悲的他,因反感善于經營且過度剝削窮人的父親和家業,而數次與家人斷交;為了改變農民的貧苦遭遇,宮澤賢治不顧眾人反對,毅然辭去收入豐厚的教職,全身心致力于農業科學知識和土壤改良,并在《農民藝術概論》寫下:沒有全人類的幸福,就不可能有個人的幸福,以作為自己的終生信仰。
而這份人道主義思想也始終伴隨在他的創作中,這也是為何《銀河鐵道之夜》中喬班尼即便生活艱難困苦,但依舊堅定自我奉獻精神的根本原因。
用璀璨奇幻的銀河世界構建自己的烏托邦夢想,用熊熊燃燒的天蝎火光詮釋對理想主義的堅定,這種純粹而慈悲的溫柔主題,也是宮澤賢治的文字魅力所在。
【關于生死:用溫柔含蓄的方式表達向死而生的沉重命題】讀《銀河鐵道之夜》這部作品,完全會被宮澤賢治浪漫細膩的文字和純粹誠摯的表達深深折服:在作品中,他不僅以充滿想象力的筆觸勾勒著令人心馳蕩漾的宇宙景象,更用極為溫柔含蓄的方式表達著向死而生的沉重命題。
是的!這些如同星光般璀璨的文字,除了呈現給讀者關于孤獨和幸福的本質意義,更蘊含著作者宮澤賢治對生與死這種人生命題的深透剖析。
若是細讀作品,你會發現:這趟奇幻浪漫的銀河列車,所承載的實則是通往天堂的善良靈魂。
就如好友康貝聶拉:當他出現在銀河列車上時,喬班尼發現好友的頭發和衣服都是濕漉漉的,并且臉色蒼白;這是因為此時的康貝聶拉早已因救助落水朋友而犧牲,他之所以在列車上不斷祈禱家中媽媽的原諒,是因為愧疚沒有保護好自己,讓親愛的母親飽受喪子之痛;
再如捕鳥人:在美麗的銀河上他以捕捉白鷺孔雀為快樂,捕鳥的姿態卻是模仿中彈士兵臨死前的模樣,并來無影去無蹤,這是因為他已經中彈死亡,所以靈魂能夠穿越車廂;而沒有到達天堂目的地便匆忙下車,是因為他生前殘害生靈,不被上帝所接納,只能成為游走在各站牌的孤獨靈魂。
	
最后上車的青年教師和兩個孩子的出現,更是將這主題的含蓄外表完全剝褪掉:三人乘坐的輪船因為撞到冰山沉沒,隨后在冰冷的海水中求生;當意識模糊的時候卻聽到《圣經》的贊歌,再次睜開眼睛,已經來到了這趟星河列車上。
而船撞冰山的這場災難,則是1912年震驚世界的泰坦尼克號的真實事件。在作品中,宮澤賢治也借助青年教師的敘述,再次還原了當時的悲劇場面:登船后的第十二天,大概是今天或昨天,船突然撞上了冰山,船體先是倒向一邊,隨后就開始慢慢下沉……
雖然對我們來說,這已經是一段被歲月風沙掩埋的歷史,但對創作者宮澤賢治而言,是他在當時年代中真實感受到的關于生與死的劇烈沖擊;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創作《銀河鐵道之夜》這部作品時,宮澤賢治已經日漸病重;無論是自身原因還是輪船事件,都讓宮澤賢治對生命和死亡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而這種認知也被他借助青年教師的口吻說了出來:
為了抵達幸福的彼岸,就要充分感受人生的苦難和悲傷,這也是上帝的安排吧!
由此可見,在宮澤賢治的心中:命運的無常和人生的苦難,實則是善良靈魂通往快樂天堂的必經途徑;死亡的來臨也并非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靈魂的幸福重生。
所以,透過他筆下人物的不同命運,也得以感受到來自宮澤賢治"向死而生"主題的深刻剖析:
康貝聶拉為了救助朋友而死,得以來到代表天堂的"南星十字架";家庭教師和兩個孩子因將救生艇讓給其他人而死,也得以受到身穿白袍的耶穌接待和點化;而生平以殺戮為快的捕鳥人則孤獨地穿梭在銀河岸邊,如何努力也無法靠近天堂。
你看,即便是談論生死,素來溫柔仁慈的宮澤賢治,也在竭力表達著"生而為人,始終要向善向美"的溫柔主題;在這種溫暖細膩的表達方式中,即便是飽經風霜的成年人也依舊能夠得到強有力的治愈。
這也是為何人們閱讀《銀河鐵道之夜》,即便心生憂傷和惆悵,卻依舊能夠展露輕淺笑容的重要原因。
【放在最后的話】十幾歲的時候讀《銀河鐵道之夜》,驚嘆于宮澤賢治浪漫的文字和玄妙的想象,遺憾于喬班尼和好友的徹底分離;那個時候的閱讀始終是停留在涉世未深的自我感受上,即便盲目直白,卻有著難得的純粹和誠摯。
可如今真正置身于這風雨飄搖的世事中,才漸漸體會到其間的心酸和感動,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大愛和無私;從這種意義上講,《銀河鐵道之夜》從不是獻給孩子的禮物,而是對飽經風霜的成年人最有力的安撫。
它以繁星銀河為陪襯,用奇幻旅程為載體,讓身為成年人的我們學著直面這世間無處不在的孤獨,學著探尋自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并且嘗試接受和理解最為心酸的生死別離……
讀懂了這些,也就讀懂了宮澤賢治的仁慈和溫柔。
最后,把宮澤賢治的那句話送給大家:
我多么希望,這些微小故事里的片段或結尾,可以成為你純凈的精神食糧。
也愿大家從這場奇幻浪漫的銀河之旅中,感受到溫暖和治愈。
文:@愛啃書的初拾
寫喜歡的書評,聊有趣的故事,過溫暖的生活!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個贊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282.html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