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的地得三種用法練習題及答案(的地)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1)
的,地,得,容易混淆的點在于,它們都是助詞,前后都有詞語,讀音都是de。
怎么區別它們的用法?不需要口訣,沒有一個口訣是全對的;可以不懂語法,雖然懂語法更好。
不要急啊,靜下心來,幾分鐘。小學生,家長們,都可以的。

的
1.我愛這生機勃勃的春天(名詞)。
2.日記本里住著一個快樂的我(代詞)。
3.我的愛好(名詞)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
4.學校的旁邊(名詞)有一條小河。
名詞和代詞都可以叫“事物”“東西”,或者用疑問的方式表達為“什么事物”“什么東西”“哪兒”“哪個”“誰”。
事物有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魚、人、路、你、家),有摸不著的(思想、東方、右邊、這、那、冬天)。
小結:事物的前面用“的”。

地
1.小明飛快地跑(動詞)了過來。
2.我多想像小鳥一樣在空中快樂地飛翔(動詞)。
3.我在認真地思考(動詞)問題。
動詞,就要伴隨動作,可以是看得見的動作(打、說、哭),可以是心里的動作(喜歡、想、討厭)。
小結:動作的前面用“地”。

得
A
1.他唱得怎么樣?他唱(動詞)得好聽(表補充說明)。
2.兔子跑得怎么樣?兔子跑(動詞)得真快(補充說明)。
3.兔子跑得怎么樣?兔子笑(動詞)得喘不過氣來(補充說明)。
提示:用“怎么樣”提問,是為了說明后面的回答屬于補充說明的內容。
動作的后面用“得”,“得”后面的內容是對前面動作的補充說明。
B
1.去年的夏天,他紅(形容詞)得發紫(補充說明)。
2.他開心(形容詞)得跳了起來(補充說明)。
這里不能說形容詞后面一定要用“得”,因為形容詞后面也可以用“的”,比如:
我會記得那美麗的校園。
所以,綜合A和B,應該這樣總結:
表補充說明內容的前面用“得”。

一句話中可以有三個de:
我在那個晴朗的午后靜靜地讀著這些美得不得了的文字。

的、地、得,可以在一句話中,它們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功能。
當然,所謂的規則,一般是約定俗成的,不會一成不變,所以,用哪個de,用什么詞語,還要看具體的語言環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61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