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蒸鍋有毒嗎用蒸鍋等于自殺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3)
專家:自來水中余氯不會危害健康

蒸食物在貴陽相當常見
多彩貴州網訊 最近,微信朋友圈瘋傳一篇《原來我們都在用蒸鍋自殺》的文章,嚇得貴陽市民羅女士看著冰冷的饅頭糾結不已:蒸還是不蒸?或是打開著鍋蓋蒸?陳娟博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微信上流傳的這篇文章,無科學依據,蒸食物吃不會遭到自來水中的余氯危害。
用蒸鍋是在自殺?
最近,微信朋友圈瘋傳一篇《原來我們都在用蒸鍋自殺》的文章,稱北京某醫院一個教授在近日發表的文章中提到,蒸食物時一定要先開著蓋子把水燒開,再放入要蒸的食物,然后蓋上蓋子,且一定要用開水或是過濾過的水。如果直接用自來水,自來水中有氯,加熱后,由于鍋蓋是蓋著的,氯就會被全部包覆在食物上。氯有致癌危險,所以一定要用煮沸過的開水或用已過濾掉氯的水來蒸東西。即使是蒸饅頭也要注意。
自從家人得知這個消息后,羅女士不敢隨意用蒸鍋給孩子蒸雞蛋了,即使要蒸也按文章給出的安全方法操作。“一聽說會致癌,肯定是寧愿信其有”,與羅女士一樣,記者采訪的部分老年人都持這樣的看法。
家住興關路的高女士更擔心,作為北方人,隔三岔五用蒸鍋蒸饅頭,那豈不是每天都生活在危險之中?
貴陽人喜歡蒸東西吃
記者隨機調查了身邊的15個家庭,分為三個類別:5個家庭成員年齡在60至70歲之間的老年人家,5個家庭成員都由70后組成的中年人家,還有5個家庭成員為30歲以下的青年人家。結果顯示,老年人每家都“標配”了蒸鍋,且使用率不低,不僅平時用,過年的時候更是離不開。貴州人喜愛的食物——臘肉、香腸、小米鲊、鹽菜肉,哪個離得開蒸鍋?
而年齡在40歲左右的中年人家,除了一家因家中不做飯沒有配備外,剩余4家也家家離不了蒸鍋,蒸魚、蒸雞蛋均要它上場。5個青年人家中,3家在結婚之時就買了蒸鍋,另外兩家也承認,即使沒有使用蒸鍋,也會通過多功能微波爐蒸東西。蒸食物在貴陽市民家中非常常見。
專家:蒸食物無“氯害”
用蒸鍋有害健康?貴州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的陳娟博士指出,作為飲用水的消毒劑,液氯對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等大部分腸道致病菌都有殺滅作用。但只要是合格的自來水,里面的余氯含量均低,不會給人體帶來危害。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對自來水余氯含量標準是不得高于5mg/L,而實際上自來水中余氯的含量都控制在了1mg/L以下,且水中余氯還會揮發,尤其是燒開之后揮發得更快。
蒸食物的過程中,在水沒有達到沸點之前,自來水余氯不會快速揮發到空氣中,對人體沒有危害。但如果將自來水燒開,并繼續煮沸一段時間,氯就會與水自身攜帶的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三氯甲烷等有機化合物。這類物質見光會形成光氣,一旦人體吸入后,對腎臟等器官產生負擔,具有肝毒性、腎毒性和致癌性,因此在家中燒開水、煮湯、煮粥時,要盡量打開抽油煙機并保持廚房通風,水燒開后兩分鐘即可關火,特別是在大雨過后,自來水中的氯會更多一些,燒水時更要注意通風。
陳娟博士解釋,三氯甲烷沸點在60℃左右,很容易揮發,既不會包覆在饅頭、雞蛋等食物上,也不會包覆在臘肉、香腸、鹽菜肉等肉類上,因為在其實施包覆食物的“動作”之前,就已經緊緊粘著水蒸氣從蒸鍋的氣孔中跑光了。她建議蒸煮食物時,在自來水燒開之前,先把油煙機打開通風,盡量不要吸入三氯甲烷,當水燒開通風幾分鐘后,再繼續蒸煮。由于三氯甲烷在洗澡過程中有機會通過呼吸道吸入,特別是在冬季,浴室內霧氣很大,霧氣中三氯甲烷會直接進入肺泡被吸收,所以孕婦和嬰兒一定要注意控制冬季淋浴時間,不宜過長,并保持換氣和吹風。
蒸鍋水能喝嗎?“蒸鍋水不能喝,里面有毒素”,很多70后80后從小都被家里老人這樣告誡。
陳娟博士告訴記者,水中含有微量硝酸鹽,經過一段時間積累后,會轉化為微量的亞硝酸鹽。而經長時間蒸煮或放置所產生的亞硝酸鹽,含量則將逐漸升高。較高含量的亞硝酸鹽一旦進入人體,將形成高鐵血紅蛋白,使人中毒,也就是所謂的蒸鍋水“帶毒”的由來。
如果有人擔心自來水中的余氯會影響健康,可把自來水接到容器里晾一會兒,讓氯氣揮發一下后再使用。陳娟博士說大家不要擔心,根據檢測部門的資料,合格的自來水余氯含量不會超標,按每人每天喝兩升水、連喝70年計算,由飲用自來水引發的癌癥比率也不足百萬分之一。
相關專家表示,市民看到微信或網絡上傳播的類似食品方面的消息時,不要盲目輕信,最好找專業人士咨詢一下,以免對正常生活造成困擾。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7629.html
下一篇:睡覺頭發壓變形怎么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