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白菜豆腐粉條燉菜做法大全白菜豆腐燉粉條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3)

那是兒時的一場大雪。
樹上,房頂上,草垛上,牛車上,全是厚重的積雪,把一切都凝固在原地,像一尊尊潔白的雕像,整個世界換了另一副模樣。
放學路上,溝滿壕平,已分不清哪里是溝哪里是路。一道道棱角分明齊腰深的雪墻,將路橫腰攔斷,凌厲地指向東南方。這是西北風的方向,這是凝固的風。
只有沒被凝固的我們一幫小伙伴,興奮地像奔跑的羚羊,縱身一躍,輕松跨過一道道雪墻。與我們的似火熱情相反,天好冷。凜冽的西北風無情地灌進褲腿,游刃有余在直筒棉褲里盤旋打轉,冷氣圍繞小腿往上直頂,有縫就鉆。褲腰上下,冰火兩重天。
本來,母親給我在棉褲腳的地方弄了兩條綁腿,為的就是不讓冷風灌進棉褲。可我非常不喜歡這種裹腿老太太式的打扮,冷就冷點吧,每次一出家門我就把它們解下來。
但是這天確實太冷了,不管怎么瘋跑,身上全無暖意,又冷又餓,當看到炊煙裊裊的家時,幾乎快哭了。
就在箭一樣跳進屋,剛想對著爸媽訴苦的一瞬間,一股濃香的味道撲面而來,頓時,整個世界都覺得溫暖了——這是白菜豆腐燉粉條的味道。此刻,這個熟悉的味道,深深印進了我記憶的味蕾。
時光如梭。九十年代初,我負笈求學于泰山南麓一所小巧雅致的學校。面朝神圣的五岳之首泰山,兩年時間里,我攀登了十多次。記憶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和最要好的舍友一起雪中登泰山。
之所以想雪中登泰山,是因為深受李健吾《雨中登泰山》的影響。那篇文章,讓我知道了“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氣度,讓我明白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胸懷,讓我對泰山的歷史人文、一石一木有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更讓我對雪中登泰山產生了無限的興趣和遐想。
是日,大雪剛過,我和舍友帶上點吃的,一大早就在泰山腳下的馮玉祥墓附近,順著一條“野路”,在積雪厚重的山林里向著泰山頂峰進發。
這條“野路”是一幫沒有辦理登山證的同學們經常走的一條路。我和舍友都沒有辦理一年幾十元年費的登山證,這樣可以省下一個月的伙食費。
平日里的“野路”就不太好走,時而叢林密布,時而峭壁懸崖,時而荊棘載途,更何況這次大雪積重,山路崎嶇。一路之上,我們走得著實艱辛,數次打退堂鼓想要回去,但是回頭一看,走過的路已經那么漫長,抬頭仰望,泰頂在向我們熱切地召喚,最終感性戰勝了理性,我們在大雪中,深一腳淺一腳,相互鼓勵,勇往直前。
歷時三個多小時,我們終于攀上了泰山頂峰。上蒼果然不負有心人,我們除了享受到登頂的快樂,還平生第一次親眼目睹了罕見的云海奇觀。“云海四茫茫”“蕩胸生層云”用在此時最恰當不過。
潔白的層云像一條平鋪著的流動著的巨大帷幕,將大地、群山、蕓蕓眾生一并覆蓋,泰山山脈的側峰在跌宕起伏的云海間偶露崢嶸,猶如浩淼大海中的礁巖,濾去原本的雄壯與偉岸、紅塵與浮華,只留處子般纖弱與稚嫩、靦腆與青澀。站在藍宇之下、云層之上、群山之巔,我們是何等的渺小,曾經的喧囂、得失是何等的微不足道,靜謐的藍與白將靈魂洗濯,心止如水,雜念遁跡,啞然失語。
遠處好風景,莫要貪心;近處是人生,處處留意。時至午后,帶著莫大的滿足,我們從泰山頂峰沿階而下,返回我們的人間。“上山容易下山難”,卯足勁攀登過后,腿腳又酸又痛,每一步落到石階上,腿部肌肉都會綿軟痙攣,因此下山的時間同樣漫長。在山頂時,我們的午餐是登山經典搭配“面包、火腿腸、榨菜”,但巨大的運動量和冬天的寒冷把這些食物的熱能很快消耗殆盡,行至中天門附近,已是饑腸轆轆。
又冷又餓。舍友問,下山后最想吃啥?我腦海里迅疾閃出兒時大雪天所吃到的那頓難以忘懷的美味,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白菜豆腐燉粉條。
泰山有“三寶”,至于哪三寶,說法不一。有說“石頭、茶葉、靈芝草”,有說“赤鱗魚、泰山板栗、泰山松”,有說“沉香獅子、溫涼玉、黃釉瓷葫蘆”,這些物件,說實話都能算作泰山之寶。我則更喜歡另一個版本的泰山“三寶”:白菜、豆腐、水。
物華天寶,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泰山山區的白菜、豆腐和水,有了更多特殊的靈氣和味道,三者合一再加上粉條,就醞釀出了我最喜歡的“白菜豆腐燉粉條”。平心而論,相較之下,由泰山這“三寶”烹飪而出的這道菜,味道更勝一籌。
十幾年前,我在蓬萊一小鎮的銀行網點工作,那個時候單位有獨立的需要守護的金庫,每天營業終了晚上都要安排四五人值班,過年過節都是如此。
有一年過年期間,我被安排值班守庫,白天我和單位司機師傅一起值班。單位給準備了一些蔬菜、肉食,但是需要自己動手做飯。單位的廚房在大院東廂房,窗玻璃都破碎了好幾塊,屋里冷得和冰窖一樣,想做飯卻根本下不去手。飯總得吃啊,司機師傅也不太會做,我看著面前的一堆菜,思前想后,所幸拎起一棵大白菜剁吧剁吧,找出幾塊凍得硬邦邦的豆腐,切了一些豬頭肉、豬大腸,再加上一把粉條、幾個紅辣椒,沒有用小灶,而是一股腦全悶進廚房的大鐵鍋里開始亂燉。
不過,你還別說,這鍋亂燉居然味道奇佳,兩個人吃不了,就讓司機師傅把他的老婆孩子一起叫過來吃我做的“大鍋菜”,最后竟吃了個精光。以致后來,單位同事經常會津津樂道提及此事。原因有二,一是我做的確實好吃,二是司機師傅老婆孩子體重均在180斤以上,能滿足這一家人的胃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很是奇怪,我關于白菜豆腐燉粉條的這幾次深刻記憶,都和冷、餓有關,就仿佛這道普普通通的菜里蘊含著一種溫暖的力量,一種生活的味道,一種特殊的執念。
白菜、豆腐、粉條,三者都有玉潔冰清、纖塵不染、質地純樸的品質,既可以或主或輔做成中華菜品中的美味佳肴,登上大雅之堂國宴待賓;也可以在小小廚房中簡單料理,或獨烹,或亂燉,成為廣大民眾飯桌上最常見的爽口家常菜。
吃飽穿暖是美好生活的基礎。生活越來越好的今天,雖然人們都吃慣了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但我依然對白菜豆腐燉粉條情有獨鐘。
有時候,請朋友吃飯或是幫朋友點菜時,一說要個白菜豆腐燉粉條,就總會有點奚落的聲音或眼神,但每次飯局結束,往往就只有白菜豆腐燉粉條會吃的一干二凈。說實話,我雖然喜愛吃它,但每次我也只是夾幾筷子,并不貪食,看來這道菜真得不是只有我喜歡。
作者:楊新剛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930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