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從古代流傳至今的美食你知道幾個原來古詩詞中藏著這么多美食
發(fā)布時間:2025-10-23閱讀(4)
蘇東坡一生詩詞雙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從課本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開始知道他的。選他的代表菜很難辦,因為以東坡為名的食物,除了東坡肉,還有二十種以上。
中國的古詩和古文是美食工作者們的藏寶洞,古書里的知識、禮儀、經(jīng)濟(jì)……除了專門的研究人員,大部分人在思想上就“點擊跳過”了。但古書里寫食物的部分,誰都愿意看看。
光聽名字,就覺得好吃,比如陸游寫過一種酒叫“眉州玻璃”,《東京夢華錄》里面記載的“乳糖獅子”……都怪古人太會起名字,反襯得我們現(xiàn)在的宮保雞丁、醉蝦、地三鮮都太直白了。所以每過一陣都有新聞:某地又復(fù)原了某種古代美食,某某機構(gòu)把《紅樓夢》里面的菜都做出來了——對這些失落食物有好奇心的人永遠(yuǎn)存在。

還有一些好事者,把古文和古詩翻出來,做出一些意境菜。最出名的例子在金庸寫的《射雕英雄傳》里面,為了展現(xiàn)黃蓉的精湛廚藝和桃花島黃家博古通今的文化功底,他設(shè)計讓黃蓉拿一條火腿剖開,挖二十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二十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nèi),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
這一道菜叫:“二十四橋明月夜”,靈感來自杜牧的詩。金庸是游戲筆墨,但至少看過這一段的人,都記住了這句詩。
設(shè)計一道菜,來普及古人的名言名句,這種好玩的游戲,悅食君也玩了一次。我們挑選了九年制義務(wù)教育課本里常常遇到的幾位古人,給他們設(shè)計了幾道代表菜,幫助那些為“并背誦全文”苦惱的小朋友。
孔子:吃鹵吃齁到了,給口小菜清清口吧。

我國有孔府菜,宴席是非常盛大的,因為孔子說了:“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笨雌饋砜追蜃邮欠浅Vv究的。但如果結(jié)合孔子所處的時代來看,孔子喜歡的美食并不是像后世孔府菜那樣的盛大宴席。
為了長期保存,當(dāng)時人們吃的肉類和蔬菜,很多是腌制過的,叫“菹”。《周禮》就寫了:“饋食之豆,其實葵菹”,《齊民要術(shù)》詳細(xì)記載過“菹”的做法,要用一層蔬菜,一層鹽,一層草木灰壓在一起,吃的時候煮在熱水里,又變得跟新鮮蔬菜一樣。
但這樣的食物,鹽分超標(biāo)是肯定的,難怪孔子要說一簞食,一瓢清水就已經(jīng)是人生理想。原來是吃鹵吃咸到了!
如果要給孔子選一樣代表菜,那一份清炒時蔬,再蘸上一些花椒醬(辣椒那個時候還沒進(jìn)中國),就能讓老人家感動到淚流滿面。
莊子:只知道庖丁解牛,太沒有技術(shù)難度了
最近網(wǎng)絡(luò)上又重新流行起了莊子的“北冥有魚”,網(wǎng)友說:“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做烤魚,能喂飽上萬人。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做烤翅,能喂飽上億人?!?/p>
如果有飯店做“北冥套餐”,那我建議做成鮑魚雞煲,或者干脆仿照淮揚菜里“三套鴨”的做法,拿一條大魚,魚里面塞一只雞,雞里面塞鴿子,鴿子里面再塞一只蛋。?。∶牢度刈?!

荀子:北方有佳蟹
荀子的名氣沒有前兩位大,但他的《勸學(xué)篇》是必背的,《勸學(xué)篇》背起來很輕松,課本里把講政治,講天地之道的部分都刪去了,剩下的都是各種比喻:“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等。
荀子是趙國人,趙國在今天的北京以西。但在荀子的筆下卻有螃蟹,有鱔魚,還有蛇,都是江南景象。據(jù)說是因為那個時候北方地區(qū)要比現(xiàn)在溫暖的多,如果要設(shè)計一道以荀子為靈感的菜,那就是“爆鱔面”,再配上幾只清蒸大螃蟹。

螃蟹上桌的時候一定要完整,荀子可是認(rèn)真數(shù)了的——“六跪而二螯”,一條腿都不能少。
韓愈:抹茶綠與凍蟹紅
回想課本里面,諸子百家之后空白了一大塊,因為漢賦太復(fù)雜,南北朝的詩歌又太喪。課本選了曹操的《觀滄海》和無名氏的《木蘭辭》稍微敷衍了一下,而后很快進(jìn)入唐宋,小朋友們的“并背誦全文”也隨之進(jìn)入了一個綠色的海洋。
拿韓愈來說,課本沒選最有名的“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lán)關(guān)馬不前”,但選了“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小雨綿綿,皇都鋪滿若有似無的綠色,實在是非常形象,很適合啟迪小朋友的形象思維。雖然悅食君不喜歡抹茶味的一切東西,但一看到抹茶粉、抹茶拿鐵、抹茶蛋糕,總是想到這首詩。

韓愈的一生不總是這么綠意蔥蘢的,他被貶到了海邊,但我羨慕他,他去了一個非常遙遠(yuǎn)的,非常好吃的地方,潮州。如果要給他的一生選代表菜,除了抹茶蛋糕,潮州的鹵鵝,凍紅蟹都是要上桌的。
賀知章:麥香粘粘轉(zhuǎn)
賀知章寫柳樹有名句:“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初看,不覺得能根據(jù)這首詩設(shè)計出什么食物,因為柳樹實在沒什么可吃的部分。
后來看陳曉卿微博,說到張愛玲寫過的一種食物“粘粘轉(zhuǎn)”,是把青色的麥穗炒熟,倒進(jìn)石磨里磨,從下碾盤的溝槽變成條索狀出來,像一兩寸長的面條,據(jù)說有一股清香之氣,和磨成粉的面粉味道簡直不是一個世界的。一般種麥子的地方都會做,當(dāng)?shù)厝擞纸小澳朕D(zhuǎn)”。

這一絲一縷的綠色,看起來就非常雅致。而且“粘粘轉(zhuǎn)”既可以做零食,又可以捏成團(tuán)做菜,營養(yǎng)價值很高。賀知章的代表菜非它莫屬,誰看了不會想到那春天搖曳的柳絲呢。
孟郊:比苦瓜更苦
說到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詩,排名第一應(yīng)該是“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第二應(yīng)該就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這句溫暖了中國人一千年的詩出自孟郊。
除了極少數(shù)的篇章,孟郊的大部分詩歌都苦。這跟他個人經(jīng)歷也有關(guān)系,他是個性格孤僻的人,一生都窮,考試也不順利,等稍微家境好一點,又遭遇喪子之痛。人們稱他和賈島兩人是“郊寒島瘦”。
沒有比苦瓜更適合孟郊的菜了,但我肯定要給他加一點咸蛋黃,或者跟排骨一起燉,給這個瘦骨嶙峋的詩人加一些充滿氨基酸的安慰。

蘇東坡:看到竹子,第一反應(yīng)是油燜筍
蘇東坡一生詩詞雙絕,大部分中國人都是從課本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開始知道他的。選他的代表菜很難辦,因為以東坡為名的食物,除了東坡肉,還有二十種以上。

以他個人的喜好程度,“日啖三百顆”的嶺南荔枝當(dāng)然要選進(jìn)來。筍也得入選,畢竟他也寫過“好竹連山覺筍香”,看到綠色的竹子,腦子里的第一反應(yīng),是筍的香氣,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美食家的精神!
油燜筍,東坡肉,餐后來幾顆嶺南荔枝,這份東坡套餐也算得上“淡妝濃抹總相宜”了。
楊萬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時候很好吃
楊萬里對西湖的貢獻(xiàn)非常大,他寫詩又接近口語,所以非常容易傳播,比如“畢竟西湖六月中”,現(xiàn)在人有的時候也這么說話。他還有一句詩名氣更大:“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p>
要選他的代表菜,一定跟荷花有關(guān),但選蓮子、藕、藕尖、藕粉都不是那么切題,畢竟他寫的是嫩生的荷花。

江南地區(qū),還有北方的白洋淀地區(qū),都有油炸荷花瓣,尤其是嫩荷花,炸制之后非常美味,清香爽脆。只不過用炸荷花瓣來讓小朋友記住楊萬里,稍微有一點點“你這么美,吃起來味道一定很好”的哥特趣味。
曾經(jīng)有過這么一群好好吃飯,好好寫詩的人
當(dāng)然,最重要的并不是吃,也不是背誦這些句子,而是詩讓我們了解,曾經(jīng)有這樣一群優(yōu)秀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跟我們一樣熱愛食物,熱愛自然。他們其中的很多人,過著比我們要顛沛流離得多的人生,但是他們的筆下仍然汩汩流淌出心靈的美好。
學(xué)習(xí)這樣的樂觀氣質(zhì),和對生活的熱愛,才是中國人從小背詩的真正意義。即便小時候不能理解,但在漫長人生的某一個困境里,總能遇到有那么一個合適的詩人,在耳邊告訴你:“不要害怕,我也為此煩惱過,但我不是挺過來了嗎?想好好吃飯,快樂總會到來的。”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3181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