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文言文如何詞類活用(文言文名詞活用)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2)
在文言文中,經常會有詞類活用的現象。以下為大家介紹常見的名詞活用情形。

1. 名詞 名詞
如果一個句子中有兩個名詞連用,這兩個名詞即不是并列關系、同位語關系,又不是偏正關系,句中也沒有其它動詞作謂語,那么其中的一個名詞作動詞用。
例 1:范曾數目項王。(《史記·項羽本紀·鴻門宴》)
解析: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目”,名詞作動詞,當“看、使眼色”講,作謂語,“項王”為其賓語。
例 2:籍吏民,封府庫。(《史記·項羽本紀》)
解析: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籍” ,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登記”,“吏民”為其賓語。
例 3:舍相如廣成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解析:把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舍”,名詞作動詞讀作“shè”,當“安排住宿”講。
2. 能愿動詞 名詞
能愿動詞的位置是在動詞之前的,當一個名詞置于能愿動詞之后,句中有沒有其它動詞時,這個名詞作動詞用。
例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解析: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長江黃河。“水”,名詞,在能愿動詞“能“之后用作動詞,當“游泳”講,作謂語。
例 5: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史記·項羽本紀》)
解析:劉邦想要在關中稱王,讓子嬰做丞相。“王”在能愿動詞“欲”之后用作動詞,當“稱王”講,作謂語,讀作“wàng”。
例 6: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后也,馬不進也。’”——《論語·雍也》
解析:孔子說:“孟之反從不夸耀自己,軍隊撤退時走在后面抵擋敵人。將進城門,用馬鞭打著馬說:‘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馬匹不肯快走的緣故。’”后在能愿動詞“敢”之后用作動詞,解釋為“殿后(行軍時走在部隊的最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