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沈衛榮的學問(沈衛榮1980年代以來)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4)
(之二)
2017年9月8日《文匯學人》
1980年代以來,“自覺歸隊”的語文學家
可幸的是,西方人文學術界很快就開始對各種現代的和后現代的理論的盛行給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所警覺。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不斷出現有關復興語文學之傳統和實踐的熱烈討論。他們開始回顧語文學的歷史,闡述語文學的準確定義及其學術方法,探索語文學之實踐對于當代人文科學研究之進步的價值和意義。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不斷有當代非常著名的理論家、思想家站出來為語文學背書,他們自覺地將自己歸隊于語文學家的行列之中,呼吁人文學術研究,特別是文學研究要“重回語文學”(TheReturntoPhilology)。例如前耶魯大學法語和比較文學講座教授、于當時的文藝理論界名氣僅略遜于德里達(JacquesDerrida,1930—2004)的著名文學批評家和文學理論家保羅德曼(PauldeMan,1919—1983)先生和因發明“東方主義”理論而影響了整個世界的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文學教授薩義德(EdwardW.Said,1935—2003)先生,他們分別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和本世紀初,以“重回語文學”這一相同的標題發表文章,討論文學研究的現狀及其他與當代文藝理論的興起之間的關聯,號召文學的教學和研究應該重新回到語文學的傳統和實踐之中。
近年來,更有一批或者原本曾經受過不錯的語文學訓練,又對學術史、思想史有著濃厚興趣的專業學者,或是一些對語文學于近代人文學術研究中的意義和價值有過深入探討的思想史、哲學史家們,又開始高調地重提復興語文學這個話題,探索世界各種宗教、文化和學科、學術背境中的不同的“語文學”傳統,試圖構建出一幅“世界語文學”的歷史全景圖,分門別類地討論當代人文學術研究之各個學科與語文學的關系,并再次將語文學提升到了作為人文科學研究之最基本的學術形式的高度,認為語文學之于人文科學就像數學之于自然科學一樣重要,是當代人文科學研究之不可或缺的一門軟科學。而語文學于今日國際學界之最卓越和最有影響力的鼓吹者則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南亞、印度學教授謝爾登·波洛克(SheldonPollock)先生莫屬,他最近主編的一部討論語文學于世界各大人文學科領域內的實踐和運用之歷史的論文集即題名為“世界語文學”。近年來,他還發表了“未來語文學”、“三維語文學”和“語文學與自由”等三篇著名的論文,對語文學的倡導與鼓吹可謂不遺余力。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南亞、印度學教授謝爾登·波洛克主編的一部討論語文學于世界各大人文學科領域內的實踐和運用之歷史的論文集《世界語文學》(哈佛大學出版社,2015)
編輯:李純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512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