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小學造句的技巧(談如何指導學生用詞造句)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用詞造句是學好語文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基本功。一句話,是由一個個詞有機地組合起來構成的;而一篇文章又是一句話一句話寫下來的。可是,用詞造句下通字詞,上達篇章,在字、詞、句、段、篇等這一系列語文基礎訓練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用詞造句的時候,學生在下一番功夫,不然就不能把句子寫好,寫通順。
用詞造句的基本要求有兩點:一是用詞要準確,二是句子要完整。詞是語言里最小的,可以自由運用的單位,要想用得準確,就要正確理解詞語。首先,要弄清楚詞語表達的意義。有的詞不僅有本義,還有引申義和比喻義。例如“光彩”一詞,本義指顏色和光澤,引申指“光榮”。再如“沐浴”這個詞,它的本義指洗澡,比喻義指受潤澤或沉浸在某種環境中。有的詞語一個詞幾種意義,如“仿佛”一是表示似乎、好像的意思。二是表示類似,差不多的意思。有些詞語讀音相近,但含義完全不同,有些詞語,語音不同但意思相近。其次,要弄清詞語的運用范圍,如“斷斷續續”多用于形容聲音、動作等,“陸陸續續”多用于形容人群的進出或活動的進行。再是,要弄清詞語的感情色彩。如“果斷”和“武斷”這兩個詞都指迅速作出判斷。但“果斷”指對人對事能毫不猶豫地作出正確的判斷,帶有贊揚的意思。“武斷”指對人對事不加了解,憑主觀作判斷,帶有責備的意思,這樣理解了詞的含義,明確了運用范圍,分清了褒貶色彩,才能準確地運用詞語造句,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造句的一般步驟,先理解詞義接著選擇材料,再寫句子,最后進行修改。在這三個步驟中,很多同學不夠重視的是第二步,常被忽略的是最后一步。一個完整的句子,應當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你要表達什么意思?就要動腦筋想一想:該寫什么,寫人、寫事,還是寫景、狀物?實際上就是選材。造句是作文的基礎,如果學生每次用詞造句都能認真地選取一些新鮮的材料來寫,寫出與眾不同的好句子,還能為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造句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礎,不能造老句子,應隨著年級的升高,見識的增長,學生造句應越來越靈活,越來越豐富,深刻。
學生造句子后要認真讀一讀,想一想,然后進行修改,修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看看句子是不是寫完整了,表達的意思是不是很明白,讀起來通順不通順;二是看看指定用于造句的詞語是不是用上了,句中所有的詞語是不是都用得準確;三是看看句子中有沒有用錯的字,有沒有漏寫的或多余的字;四是看看句子末尾是不是加上了與句意相應的標點符號,如果需要修改,就要使用老師教給的修改符號,不能亂涂亂畫,保持本子整潔。
總之,用詞造句,不能滿足于句式結構的完整,還應努力把句子的意思表達完整。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