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8)
剛上大學那會兒,中文系教寫作的老師在開講前做了一個小調查。
“捫心一句,你們班不怕寫作文的同學請舉手。”
頓時,剛剛興奮得鬧哄哄的課堂頓時鴉雀無聲,兩三只手怯生生地舉了起來。
“好,虧你們還是讀中文系。怕寫作的日后慢慢熬下來,或許你們會不怕的。”
畢業后多年,我總是忘不了這一幕,雖然那時候舉起的其中一只手是我,但是真正的寫作即使讀完了本科,我還是有點怕,而最迂回的是,我還是做了語文老師,同樣需要教孩子閱讀和寫作。

這也成了我頭疼的問題,因為小學階段,語文拉開距離的正是閱讀與寫作,畢竟都是跟著高考的指揮棒來進行教學的,而近幾年,“得語文者得天下”早已成為了深入人心的概念,畢竟,數理化和歷史生物地理都需要理解題目內容才能作答,連英語的翻譯也得通順才能知曉講述的內容。
所以,一講到語文,很多人都把它比喻成“蜀道”,蜀道難,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但是事實上,語文真的有那么難嗎?一個人的語文綜合素養該怎么提升?或許吳軍的《閱讀與寫作講義》能夠揭曉真相。

這是一本語文的通識講義,也就是說任何人都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關于語文的不同知識體系,而作者吳軍,這樣的硅谷牛人和計算機專家,他以獨特的理科思維由大語文講起,從怎樣閱讀、如何寫作到聽和說的藝術,圍繞“理解他人,表達自己”為核心,一步一步引導讀者由簡入繁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利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切實可行的方法,教授讀者如何閱讀和寫作。
一、 理解他人,讀懂時代,了解歷史和社會,是我們閱讀的終極目的。
無論是閱讀一篇文章,還是閱讀一本書,外行看熱鬧,里行看門道,高明的讀者不是一味地追求情節的精彩,還要能理解作者的本意,說出作者的內心。
1.挖掘作品的言外之意,讀懂作者的內心。
從讀者的角度講,能夠通過書中的內容反推出作者是什么樣的人,才算讀懂了一本書。
好的作品,是作者向讀者打開的一扇心門,而有追求的讀者,能從文學作品中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心感想。作者通過文學作品的人物,事件,表達對自己對那個時代的所思所想,閱讀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我們能夠從這部作品中,感知作者真實的內心,當然,更高的層次是讀者從作者中獲得更多的生活的啟示。
2.從作品中了解歷史,有效構建知識體系。
不論是中國還是外國的文學作品,都帶有明顯的時代印記,與這一時期的歷史息息相關。
當然,這種印跡并不僅限于文學作品,與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也有很大關聯。
了解歷史和時代背景,對于我們更好地理解那一段時期的文學作品,有非常大的幫助。

二、正確表達自己才能讓別人了解自己的想法。
寫作有技巧嗎?作者在這本書里肯定地告訴我們:有。
高級的寫作技巧會讓文章更加精彩,但前提是你已經掌握了最基本的寫作方法和文章架構。
寫作是慢慢積累的過程,它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在初級階段可以作為生活記錄,也就是我們踏入校門開始,從看圖說話的寫話開始,到日記,再到每次單元檢測的習作;然后把寫作的注意力放到文章的結構和行為邏輯上;最后把寫作當成制做工藝品,進行精雕細刻。
一個熟練的書面寫作者,需要經過從害怕寫到天天想寫,再從天天想寫到不輕易落筆的兩個過程。寫出一個作品很容易,但寫出一個好作品就比較難。那么究竟怎么才能寫出好作品呢?
作者吳軍從修辭,寫景,寫情,敘事等方面逐個舉例進行了闡述,他幾乎是手把手地把自己的寫作經驗和技巧傾囊相授。比如修辭手法,恰當的修辭手法,能夠給文章潤色,而不恰當的修辭手法,反而會畫虎不成反類犬。

三、語文核心素養培養的更重要的是聽和說的藝術。
如果你準備去聽一場講座或者學術報告,你會怎么辦?會不會提前了解講報告的人講課的特點,報告的大致內容,以及你去聽這次報告的目的?你能不能與排除報告的關鍵節點?你有沒有準備做筆記?聽講的過程中,如果不懂的問題會不會提問?
其實這就相當于聽每一節語文課,老師講什么內容,重點是什么,你必須有預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同樣的道理,聽別人說話其實也是一種語文技能的訓練,明白了別人說什么,你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思考與他人進行平行的對話。
而在現實社會中,會說似乎比會聽還要重要。
一個口頭表達能力很強的人,往往會在社會中占據主動地位。
會講,不等同于扯閑篇,一個口若懸河的人,如果講不到重點,也會令人討厭。
哪些能講,哪些不能講呢?作者的“四講四不講”原則可以作為參考。
第一,最重要的主題講,其余的都不講;
第二,能講清楚的講,講不清楚或者太花時間的不講;
第三,自己的獨到之處,講別人都有的東西不講;
第四,對自己和對方有利的話講,對自己和對方沒有好處的話不講。

秉持這“四講四不講”原則,最起碼在表達自己思想和見解的時候不至于啞口無言。
聽說讀寫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本能力,而在義務教育階段,真正的語文的學習不僅僅限于這些,它還涵蓋了對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語言積累、語感體會、審美情趣、學習習慣等綜合評價,換句話說就是通過語文學習來提升一個人的綜合素養。
作者吳軍說,如果一輩子只學一門課,那就應該是語文。一個人能走到哪一步,語文水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那些在學校里沒有講授的語文內容,特別是以“理解他人、表達自己”為核心的大語文內容——它比任何一門專業課都更能讓我們受益終身。
所以道理我們都明白,要想付出行動真正提升自己的素養,那就嘗試在吳軍的《閱讀與寫作講義》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個答案吧!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