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8)
同學們好,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且”做連詞時的用法和意義。
“且”做連詞時有六種用法。
首先,“且”可以表示并列關系,譯為“又”“并且”。
例如《孔雀東南飛》中的一句“磐石方且厚”,這里“且”前后的“方”和“厚”都是形容“磐石”的,二者沒有主次之分,所以“且”在這里是表并列關系,可譯為“又”,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這塊磐石方正又堅實”。
“且”除了表并列關系外,還可以表遞進關系,一般譯為“而且”“況且”“再說”。
例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廉頗與藺相如不合,除了認為藺相如功勞沒有他大,還有一點是“且相如素賤人”,古代非常講究出身,第二個原因比第一個原因更進一步,所以這里的“且”就是表遞進的“而且”的意思,整句話的意思是“而且藺相如本來是卑賤的人”。
“且”有時可表讓步關系,譯為“尚且”。
《鴻門宴》中樊噲說:“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這里樊噲并不是真的死了,而是對自己的死做了假設,這就是讓了一步,后面分句的語義在此基礎上就更進了一層。所以,這里的“且”是表示讓步關系,翻譯為“尚且”,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死尚且不怕,一杯酒有什么可推辭的”。
“且”還可以表示假設關系,譯為“如果”或“即使”。
“且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必無今日之患也”一句中,“辨”是靜郭君的門客劑貌辨,前一句的“靜郭君聽辨而為之也”是一種假設的情況,在這種假設下,才能“無今日之患”,所以“且”翻譯為“如果”,這個句子的意思是“如果靜郭君聽從我的話這樣做了,一定不會有今天的禍患”。
我們說到了假設關系,還說到了讓步關系,這兩個不太好區分,大家在翻譯的時候,不妨將兩個意思代入句子中,看哪一個更通順。
我們來看這句“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我們可以先代入表示讓步關系的“尚且”,這句話變成了“您尚且想要成就霸業,一定要管仲的輔佐不可”,很明顯和后文不搭配,接著再帶入表示假設的“如果”,句意就變成了“您如果想要成就霸業,一定要管仲的輔佐不可”,句子就通順了,選誰也就一目了然了。
講完了“且”表讓步關系和假設關系的用法,我們再來講一下“且”表轉折關系,譯為“卻”或“反而”。
王勃的《滕王閣序》中有一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里“窮”是指“處境困厄”,“堅”是指“意志堅定”,“且”字前后表達的意思是相反的,在這里是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譯為“卻”,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處境困厄意志卻更加堅定,不放棄直上青云的志氣”。
最后,“且”還可以表示選擇關系,譯為“抑或”“還是”。
“焉足以知是且非邪”一句中的“且”就是表選擇關系的連詞。“且”前后的“是”和“非”都是可以選擇的內容,所以這里的“且”譯為“還是”,句子的意思是“怎么足以辨別是還是非呢?”
好了,關于“且”的連詞用法到這里就講完了,我們還是一起來回顧一下。
首先,“且”可以表示并列關系,譯為“又”“并且”;
其次,“且”還可以表遞進關系,一般譯為“而且”“況且”“再說”;
“且”有時可表讓步關系,譯為“尚且”;
“且”可以表示假設關系,譯為“如果”或“即使”;
“且”表轉折關系時,譯為“卻”或“反而”;
最后,“且”還可以表示選擇關系,譯為“抑或”“還是”。
你都掌握了嗎?我們下節課再見。

往期精彩回顧: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1)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2)
中考語文古詩詞必考知識總結(3)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614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