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6閱讀(2)
|
這張火星云層的照片恰好形成了最近很火的丁達爾效應。
這一景象還是首次在火星上被發現理論上來說,任何一顆擁有大氣層的星球都能發生丁達爾效應,但天文學家因為知道火星上的大氣非常稀薄,且大氣構成與地球不一樣,所以根本沒想到能在火星上拍到丁達爾效應,這兩張火星丁達爾效應照片的問世,不禁讓很多人又對火星移民充滿信心了,認為火星確實是人類文明未來的新家園.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于是當時的人們認為火星很可能存在生命,1964年的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顯示,火星上的四季雖然存在,但遠遠沒達到四季分明的水平,,至于所謂的運河遺跡和海洋遺跡則被證明都是荒涼的巖石地表。
簡單來說,在火星探測的同一時期,天文學家還往金星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結果傳回來的數據比火星更加嚴酷,,這顆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完全就是一個比火星還難搞的星球。
馬斯克的火星計劃也是發端于此。
再建一個家園談何容易? 在火星距離地球最近時都有5500萬公里的情況下,,這意味著火星上的前進基地必須能維持數十人乃至數百人,長達一年的吃喝拉撒活動,相比之下目前空間站上的幾位宇航員的后勤保障工作就像是在過家家。
甚至還有全自動的建造機器人第一批到達火星的先遣隊將以著陸點為基地建設基本的工業,首先點亮從火星提取火箭燃料的科技樹,然后飛船就能從火星再飛回地球了,基本的地火常態化飛船航班就能建立起來,按照馬斯克的說法,移民火星的最終目的是在地球之外給人類文明再做一個備份,保留一個火種,但當火星人類具備一定規模和實力后,他們和地球世界的關系又會是如何呢? 這個問題也許只有幾百年之后的人才能知道答案了。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