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企業所得稅按利潤總額計算嗎?
發布時間:2025-10-26閱讀(1)
|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應納企業所得稅為應納稅所得額與企業所得稅稅率的乘積,由于有稅會差異存在,應納稅所得額并不完全等同于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等于會計利潤總額加上納稅調整增加額減去納稅調整減少額。企業所得稅雖不是直接通過利潤總額計算得出,但是可以理解為是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調整計算得出。
利潤總額是會計概念,利潤總額的計算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利潤總額=營業利潤 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其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信用減值損失 資產處置收益 投資收益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其他收益 企業所得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可以分為兩種計算方式,一直直接法,二是間接法。 直接法是完全按照企業所得稅規定的收入扣除各項扣除后的余額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彌補以前年度虧算。按照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直接算法下的收入與會計準則規定的收入有一定的差異,這里的收入包括銷售貨物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轉讓財產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接受捐贈收入以及其他收入。股息紅利等權益投資收益以及利息收入會計準則中是計入“投資收益”,接受捐贈收入在會計準則中一般計入“營業外收入”,轉讓財產收入會計上將處置凈額計入“資產處置損益”(報表項目為“資產處置收益”)。
同時各項扣除,與按照會計準則計量的成本費用損失也有差異,比如銷售費用中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會計上在計算會計利潤總額時是全額扣除,而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項目中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有扣除限額的規定,按照實際發生額的60%扣除且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千分之五,超過部分不得稅前扣除。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各項扣除項目中,職工福利費支出、職工教育經費支出、工會經費支出、業務招待費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利息費用支出、捐贈支出等均有扣除限額的規定。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是企業所得稅中的概念,一般5年內的虧損可以稅前彌補,即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而計算會計利潤總額不存在彌補虧損,本身利潤表就是反應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的報表,利潤總額即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利潤總額,不考慮以前期間的經營問題。
間接法下計算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實際是在企業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經過一定的調整得出,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 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即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把稅會差異點進行調整,因為企業所得稅應納所得額也是一個利潤的概念,只是這個利潤是按照稅法規定得出的利潤,并不是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得出的利潤。但是都為利潤就有共同點,利潤即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后金額,對于收入,成本費用稅法和會計準則規定不一致的點,經過調整就可以得出稅法要求的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設計就是利用間接算法計算。 所以,企業所得稅雖然并不是直接按照會計利潤總額乘以稅率計算,但是可以間接的對會計利潤總額進行納稅調整得出應納稅所得額,再利用應納稅所得額與稅率的乘積計算出企業所得稅。(www.Ws46.com) |
上一篇:基金持有份額少于本金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