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明朝滅亡后,錦衣衛去哪里了?
發布時間:2025-10-26閱讀(1)
|
特務機構歷朝歷代都有,但是似乎明朝的特務機構尤為出名,人們能熟知明朝的錦衣衛、東廠,卻不了解唐朝的麗競門,宋朝的武德司等,不過其他特務機構都沒有明朝的擁有那么大的特權。那么,伴隨了明朝這么多年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在明朝滅亡后都去了哪里呢?那些錦衣衛們后來都怎么樣了?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稱帝以后,率領20多萬農民軍向北京進發。這年3月,農民軍包圍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在煤山自縊殉國。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崇禎皇帝自殺之前,身邊只有幾個太監。在明朝赫赫有名的錦衣衛此時去哪里呢?其實錦衣衛的結局并不光彩。 一、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特務機構 一直以來,很多人只追著明朝的錦衣衛和東廠不放,似乎只有明朝采用特務機構。這是不正確的,其實所有的家天下王朝都有自己的特務機構。清朝的特務機構十分出名,血滴子和善撲營在歷史中經常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特務機構已經十分普遍了,當時的稱呼是內外觀侯。到了唐朝,麗競門絕對是一個讓人聞之色變的機構,一個真正的特殊組織。即使是宋朝這么有文藝范的王朝,也有自己的特務機構,那就是武德司和皇城司。當然了,權力最大的還是明朝的錦衣衛,因為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授予了錦衣衛巨大的特權。在統治后期,朱元璋似乎意識到了錦衣衛的危害性,已經將這個機構廢除。可是朱棣造反成功以后,為了監視群臣,他又重新組建了錦衣衛,而且賦予的權力更大。
最后錦衣衛的長官開始出現野心,紀綱的下場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了監視錦衣衛,后來又出現了東廠。隨著特務政治的逐步擴大,西廠和內廠也曾經不可一世。經過繁復而折騰,最終確定了東廠和錦衣衛相互牽制的格局,一般來說,東廠的地位還在錦衣衛之上。因為老大不一樣,錦衣衛的老大還是普通官員,而東廠的當家人是皇帝身邊的太監。明朝的特務政治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在嘉靖皇帝在位時期達到了頂峰。當時為錦衣衛和東廠工作的人全部牽扯在一起有9萬多人,請試想一下,整個北京不過百萬人口。也就是說,將近10%的人口都或多或少和特務機構有關系。認真的說,特務機構、王公勛貴是壓垮明朝的稻草之一。
二、一部分錦衣衛戰死,另一部分投降 公元1643年,孫傳庭率領的明軍部隊全軍覆沒,明朝再也無力鎮壓李自成。李自成在1644年正月稱帝,隨后率領20多萬軍隊從西安出發,他的目標是明朝的首都北京。本來崇禎皇帝準備南遷,可是由于一系列的因素,他的南遷沒有成功。最終,20多萬農民軍包圍了北京城。在守城的過程中,錦衣衛作為一支武裝力量也被用于守城。雙方廝殺的過程中,肯定有一部分錦衣衛戰死。但是在北京城破以后,那些錦衣衛的官員們選擇了投降,普通的錦衣衛自然是樹倒猢猻散。崇禎皇帝試圖突圍期間,他身邊沒有一個錦衣衛,只有區區幾個太監。認真的說,也只有太監和皇帝是與損俱損的關系,錦衣衛也是可以找新主子的。可惜李自成在北京期間,對錦衣衛殘余力量下手了。
李自成進行了所謂的追贓行動,要求所有的官員拿錢出來,也包括錦衣衛的官員。這是明顯的強盜做法,也證實了李自成不是一個能治天下的人。錦衣衛的一大半官員死于這場追贓行動,剩余的官員自然是勉強茍活。山海關一戰中,李自成大敗虧輸,隨后帶來殘部撤往山西。清軍進入北京時,錦衣衛的官員們在城門跪迎。此時他們早就忘了自己之前的主子崇禎,也是一群有奶便是娘的家伙。清朝入關之初,為了自己的統治,決定延續明朝的各個機構,也包括錦衣衛。一些已經逃跑的錦衣衛成員陸續返回,似乎一切都過去了。但是僅僅一年多之后就變了,清廷已經站穩了腳跟。清廷決定撤銷錦衣衛,那些錦衣衛官員都被找借口殺了,至于普通成員被再次遣散。 |
上一篇:唐伯虎一生究竟附有哪些傳奇?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