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清朝第一位狀元是誰?是怎么考上狀元的?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說到古時候的狀元那就相當于現在的公務員,古代人們想要賺錢發財就只有兩條路,要么就是打仗厲害,能夠打仗,就可以為朝廷做貢獻,便可以當官賺錢,也就是武官。要么就是文官,考上狀元,能夠在朝廷工作,也可以賺不少的錢,那么,在當時的清朝經濟文化都不發達,那么,當時第一位狀元是誰呢?可以說考上了狀元便可以一生不用愁了。清朝的第一位狀元是怎么考上狀元的?具體的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傳統社會等級有“士農工商”之說,將士子(讀書人)置于社會的最高層。讀書人兀兀窮年只是為一個進士功名,“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如果祖墳噴火,自己能得中狀元(一甲第一名),那更是可以流芳后世的榮譽。終清二百六十八年**產生114位狀元,可謂是鳳毛麟角,那么清朝的第一位狀元也理應更為矚目。 (得中狀元,家族恩榮無以復加) 傅以漸(1609——1665年),字于磐,山東聊城人,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是清朝開國的第一位狀元。值得注意的是,有學者認為清朝的首位狀元是江蘇武進人呂宮,其實情況并不是這樣。在二者得中狀元的時間上一目了然。據《清史稿》記載,傅以漸“順治三年一甲一名進士,授弘文院修撰?!眳螌m“順治四年一甲一名進士,授秘書院修撰。”所以此案并不難了結,傅以漸才是清朝開國的第一個狀元。而且傅家書香門第,澤被子孫,嘉慶道光年間家族仍有進士出現,而民國著名學者、臺灣大學前校長傅斯年就是傅氏后人,一時傳為美談。 ![]() (傅斯年) 傅以漸能力出眾,做事負責,曾因為開科取士憂勞過度而咯血,并深得順治信賴,仕途也是平步青云。順治八年(1651年),傅遷國史院侍講。至十二年時,傅已封太子太保,任國史院文學士。并先后負責明史、太宗實錄的纂修工作,太祖、太宗圣訓和通鑒的總裁,這些工作都是皇帝信任體己的文人才可充任。傅本人體察民情,頗有政聲,曾數次詔陳時務,請皇帝生養民力,與民休息。傅除書生意氣更難得兼有兵略,并任兵部尚書。后因年邁不斷上書告老還鄉,皇帝不忍其離去,曉諭傅及諸臣曰“君塵之誼,始終相維,爾等今后,毋以引年請歸為念……若決于引退,即忍于忘君矣”。但傅終在順治十八(1661年)年,致仕解任。并于康熙四年(1665年),卒于家中,享年五十七歲。應該來說,傅以漸在清廷立足中原未安之時,勤于事務,為新朝的安定做出了貢獻。 (康熙) ![]() 參考文獻:(www.ws46.coM) 1、《清史稿》列傳二十五《傅以漸傳》 2、王鳳剛:《清朝第一位狀元傅以漸》,《山東檔案》2008年第4期。 3、宗清元:《清朝第一個狀元呂宮》,《江蘇地方志》2001年第2期。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88701.html
上一篇:王維在詩畫上有多大成就?
下一篇:去火梅有什么功效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