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有沒有想稱帝這一說?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0)
|
說到三國時期只要是一個能人好像就能在一方水土騎兵書城自封為王了,所以只要有本事,占領他個一遍土地也還是能實現的,那么作為三國時期的智多星諸葛亮這么有才華,他就不想稱帝嗎?或者說他是想稱帝而稱不了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以這個問題來揭秘看看吧! ![]() 我覺得吧:如果從《三國演義》看,諸葛亮是真的不想稱帝,畢竟諸葛亮不是司馬懿之輩。并且即使諸葛亮想稱帝也不可能。 為什么諸葛亮會不想稱帝呢?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諸葛亮性情淡泊,無意稱帝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時,諸葛亮到處云游,吟詩作對,可以看出諸葛亮其實是個閑云野鶴之人,沒事躬耕隴畝,脫離世俗的煩惱。而且在《三國演義》有一段“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口吟詩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這放到現在就是一個浪子形象,每天吃飽了睡飽了就和一些狐朋狗友到處瞎逛,胸無大志。而諸葛亮當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熱衷于他的田園隱居生活。 后來不知道是被劉皇叔的熱情感動到了,還是有心匡扶漢室,成就功業。總之他出山輔佐劉備去了。劉備很信任諸葛亮,并且讓他做丞相,可諸葛亮并沒有想過廢劉禪自己稱帝。如果要想稱帝,諸葛亮首先就要拉幫結派,把忠于劉備,劉禪的人除光。可在《三國演義》里面,諸葛亮顯然沒這么做。并且從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此時心中仍是淡泊明志,無意稱帝的。 ![]() 二: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劉備和諸葛亮的關系堪稱君臣關系的楷模,劉備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也為劉備勞累奔波。兩人一起從新野打到了川蜀,是生死之交。劉備是個很聰明的領導,從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到臨死托孤于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對諸葛亮可謂是仁至義盡,而諸葛亮也是對劉備死心塌地,一直記著劉備對他的囑托。后來諸葛亮不但鞠躬盡瘁地輔佐劉禪,而且六出祁山,想完成先帝劉備的遺愿“恢復漢室”,最終勞累而死。 諸葛亮畢竟沒有司馬懿的野心和心狠手辣的性格,不然劉備一死蜀國應該就要改姓諸葛了。摘自: www.ws46.com ![]() 我們再退一萬步講,如果諸葛亮真的想稱帝,可能嗎? 首先劉禪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傻,只不過是被諸葛亮的光芒蓋住了,畢竟他能在位40年,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且如果諸葛亮想稱帝,蜀國內會有一大股反對勢力,畢竟劉備很會籠絡人心,他死后,很多人便把對他的忠心轉移到他兒子劉禪身上,比如李嚴,廖化,張苞等等。即使諸葛亮憑借他的聰明才智戰勝反對勢力,奪得王位,蜀國也會元氣大傷,到時候保不齊東吳和魏國趁機入侵,諸葛亮可能自身都難保。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88881.html
上一篇:梁武帝竟被自己的夢給害死?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