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科技>在黑洞中為何時間變成了空間,而空間變成了時間?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0)
|
對于閔科夫斯基時空,這個量的定義如上圖。不同的觀察者可能會報告兩個事件被不同的距離和時間分開:Δx和Δt。但是,所有觀察者都記錄相同的時間間隔。如果一個事件導致另一個事件,則時空間隔必須為零或者負數,這只是意味著它們之間可能存在因果關系。我們可以說一個物體在一個給定的時空瞬間是由它自己在更早的瞬間存在的,所以物體的世界線具有遞減的時空間隔。事實上,前向事件演化需要負時空間隔。在平坦的時空中,Δt前面的符號推動了向前的演化,這使得t是類時間坐標,而x是類空間坐標。為了保持因果關系,類時間坐標必須始終增加。 下圖是史瓦西對愛因斯坦方程的解(遺漏一些項),也是對黑洞的第一個準確描述。這個方程假設沒有軌道運動,只有朝向或遠離黑洞中心的運動,離中心的距離為r,而rs是史瓦西半徑——事件視界的半徑。
離事件視界很遠的史瓦西時空會退化成平坦的閔科夫斯基時空,但是如果一個物體靠近事件視界,時空就會出現極度彎曲。但只要還在視界之外,時空間隔仍然是負的。但是一旦進入了視界之內,r就比rs還要小,此時這兩個括號都變為負數:整個Δr變成是負的,而Δt則變成了正的。 在數學中,曾經代表距離的坐標r現在賦予了維持因果關系所需的負號,它變得像時間一樣,它是單向的。與此同時,以前稱為時間的坐標t失去了負號,變得跟空間一樣,所以它可以向任何方向遍歷。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89368.html
上一篇:為了改革成功,張居正犧牲了什么?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