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物理學家認為,不只存在一種類型的中微子,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它會發生一種特殊的衰變,我們應該能觀察到,但事實卻沒有。當電子中微子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時會產生電子,我們就知道電子中微子的存在。此外,電子還有兩個重要的表親:μ子和τ子。在1960年代,有三位物理學家建立了一個實驗,將一束中微子射向探測器,如果產生了μ子,則證明存在第二種類型的中微子。實驗結果如他們所愿,他們發現了μ子中微子,并獲得了1988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μ子中微子的發現,給了物理學家很大的鼓舞,他們繼續探尋是否存在τ中微子。由于τ中微子能量更高,需要更強大的加速器,因此它的發現會比前兩者來得更晚。1997年,費米實驗室才開始研究這個問題,在三年數百萬次的碰撞中,他們終于在2000年有足夠的數據宣布發現τ中微子。 中微子振蕩事實上,這兩個問題在1950年代就有理論基礎,物理學家布魯諾·龐特科爾沃假設中微子風味之間會互相振蕩。1998年日本的Super-K中微子探測器以及后來的加拿大SNO實驗,首次證實了中微子振蕩。所以,上述兩個實驗的中微子不是消失了,而是變成了其他類型的中微子,雷蒙德·戴斯和小柴昌俊也因此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微子的振蕩也表明,中微子具有靜止質量,這與標準模型預測的無質量相悖,目前我們還不知道中微子獲得質量的機制。 中微子與電磁場相互作用?然而,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家Peter Sturrock對太陽中微子流量研究10年后發現,它的流量存在微弱的變化。太陽中微子流量存在多個周期性,其中最主要的周期與太陽自轉周期相同,這可能是中微子與磁場存在相互作用的證據。此外,還有一個與自轉周期相接近的周期,推測可能是中微子相互作用的地方發生在太陽的速度剪切層,而這個區域正是被普遍認為是太陽磁場的發生地。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么我們對中微子的觀念又要改變:它不僅通過弱力與物質相互作用,還可以通過電磁力相互作用。不過,目前這項研究才處于發展階段,我們需要時間才能證實,應該還會產生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90628.html
上一篇:桓氏和司馬家有哪些恩怨?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