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元祐孟皇后是一個怎樣的人?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元祐孟皇后是宋哲宗第一位皇后,她的一生可以用傳奇來形容。孟皇后曾兩度被廢卻又兩度復位,還在國家危難之際垂簾聽政,讓北宋順利過渡到南宋。此后宋高宗趙構主動禪位,年僅3歲的宋簡宗繼位,孟皇后不得不再次垂簾聽政,這種經歷縱觀整個歷史也實屬罕見。可能還有很多朋友對孟皇后的一生不太了解,如此跌宕起伏的生活也是令人感慨,那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孟皇后這個人物吧。 ![]() 孟氏名叫孟嬋,名州平赫(今河北永年縣)人。父孟彥弼,并不顯赫,但是她的祖父孟元卻曾官至眉州(今四川樂山)防御使兼軍馬都虞候。1092年,她十六歲,由于出身名門,性情溫柔賢良,因此被太皇太后高氏和向太后看中,認為她是母儀天下的合適人選,于是冊立她為宋哲宗的皇后。 元祐七年(1092年),趙煦已到了大婚和親政的年齡,高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于是下令在百余名世家少女中選秀。經過認真挑選,與趙煦同歲的孟氏,由于生得文靜,端雅賢淑,而且出身名門,同時被兩位太后看上。 兩位太后親自教她婦道禮儀,甚至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親自言傳身教。孟氏也是冰雪聰明,一學就會,不久宮中繁瑣的禮儀,就都做得嫻熟自如,優雅有度,于是這兩個太后都決定立她為后,可是這件事情卻沒有得到新郎官的認同。新郎官不是別人,正是宋哲宗,是北宋皇帝神宗的兒子。 神宗死后,他繼位為帝,由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所以,此時在朝堂上掌權的并不是宋哲宗,而是高太后,婚姻大事哪里容得宋哲宗說一個不字!于是這樁包辦婚姻就這樣在新郎反對、新娘不知的情況下定下來了。 ![]() 本來就對高太后掌權不滿,現在連婚姻也來干涉,宋哲宗是恨屋及烏,還沒有見面就已經開始對孟氏不滿了,可是高太后已經發話了,這皇后是不娶也得娶啊。來源: www.ws46.com 本來就不喜歡皇后的宋哲宗,越來越疏離了皇后,但是也沒到結仇的地步。直到元祐七年(1092年)十一月,趙煦前往南郊祀天,大文豪蘇軾擔任鹵簿使。 突然在前行的路上,出現了十余輛紅傘青蓋的牛車(宋時宮人乘坐牛車),面對皇上的儀仗,也不回避。蘇軾派御營巡檢使上前查問,這一查不要緊,蘇軾也嚇出了一身冷汗,原來是皇后和高太后的女兒魏國大長公主。 若是一般的百姓,蘇軾定會給她定一個欺君罔上的罪名,即使不殺頭流放也是免不了的。可是,這是皇后,清官還難斷家務事呢,這兩口子的事情,蘇軾他一個外臣也摻合不起啊,兩邊誰也得罪不起,還是乖乖地匯報了事。 于是,蘇軾向哲宗匯報了此事。趙煦覺得憋氣,還說皇后賢德吶,連皇家的規矩都不懂。與皇帝爭道,皇后和大長公主也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 ![]() 趙煦越想越氣憤,當即就命蘇軾在車中草擬了一道急就奏疏,快馬牒呈給高太后。雖然高太后第二天便下詔整肅儀衛,但是這樣一個裂痕還是留在了夫妻二人之間:你不就是有高太后寵愛嗎?就敢不給我堂堂一朝真命天子九五之尊讓路? 那邊的皇后就想了:不就是沒有及時給你讓路嗎,就算你不寵愛我,我好歹也是名義上的皇后啊,在宮里你不寵幸也就罷了,到了皇宮外面這點面子也不留給我? 誰知還有更加不幸的事情等待著這位婚不逢時的皇后,那就是宋哲宗一紙詔書徹底結束了這段不逢時的婚姻。 事情的始末是這樣的。紹圣三年(1096年)九月間,不到三歲的福慶公主突然得病,孟氏病急亂投醫。一向對孟氏不滿的劉貴妃終于抓住機會置孟氏于死地。 ![]() 對哲宗大吹枕頭風,添油加醋,捕風捉影,趙煦聽到這些挑撥之言后,不禁觸動心病,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勃然大怒。于是宋哲宗拿出皇帝的威嚴,下令入內押班梁從政、勾當御藥院蘇圭,到皇城司立案審查。 于是孟皇后的養母燕氏、尼姑法端與供奉宦官王堅等三十余人被逮捕。趙煦命侍御史董敦逸復審。董敦逸見宦官、宮女們一個個遍體鱗傷、血肉模糊的樣子,就知道這是屈打成招。 可是真相卻又沒有那么容易在短時間內查明,也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孟皇后的黑或者白,董敦逸疑惑滿腹,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下筆。宰輔等人見他猶豫,就向他施加壓力,甚至威脅恫嚇。 董敦逸權衡利害,立場發生了動搖,只求明哲保身,遂將原案(偽造的供詞)奏呈皇上。哲宗趙煦于是立即下詔,廢去孟后。 宋朝的歷史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皇后被廢之后,直接就是被廢為道姑,不知道這是帝王們的什么用意,是讓已經被自己所廢的皇后在出家的時候有時間為自己念經來祈禱自己長命百歲嗎?不管這用意是什么,隨著這一紙詔書,兩個人的婚姻結束了。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