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司馬懿臨終遺言說了什么?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0)
|
司馬懿是靠發動高平陵之變徹底架空了曹家,不過司馬懿的這番舉動也有很多種解讀,有人認為是因為曹爽逼司馬懿太緊,所以司馬懿沒辦法只能叛變。還有人說是司馬懿早就蓄謀已久,就為等曹爽出去掃墓這一天。不過事實就是這樣,兩虎相爭必有一死,只是最后活下來的是司馬懿。司馬懿的遺言也是要求自己的后代不要為自己掃墓,可能怕是別人故技重施吧。 ![]() 三國時代有兩條龍,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潛龍司馬懿。兩個人都是人中龍鳳,身懷韜略,滿腹才華,在三國時期眾多燦若星河的英雄才俊中,他們堪稱最為耀眼的兩個人。論及才干,諸葛亮與司馬懿半斤八兩難分伯仲,論及人品,兩人可就天差地遠。諸葛亮身負絕世之才,卻對暗弱平庸的劉禪忠心不二,至死不渝。 而司馬懿則正好與他相反,身受曹家四代皇帝重托,獨攬大權,權傾朝野,位極人臣,然而他卻不思報效,反而時刻懷揣自己的小九九,居心叵測隱忍多年,最終一舉竊取曹魏皇權,為自己兒孫鋪平開國之路。然而他的子孫后人卻貌似并不領情,從不去司馬懿陵墓前掃墓祭拜,十分反常。須知古代皇帝個個標榜“以孝治天下”,司馬懿又為司馬家族建立晉朝居功至偉,為何卻落到這步田地? ![]() 此事還要從唐太宗李世民說起。一代雄主李世民,對司馬懿的背主忘恩行為極為不屑,批評他“飾忠于已詐之心,延安于將危之命”,把他歸屬為奸臣之列。李世民對司馬懿最為不滿之處,是因為司馬懿做了這樣一件事。李世民說:“天子在外,內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誅戮,貞臣之體,寧若此乎!”李世民所說的這件事,是指正始十年,魏國發生的一起震動天下的事變,史稱高平陵之變。 ![]() 話說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間,兩人都是精明強干的人物,司馬懿滿腹野心卻不敢造次,只能規規矩矩地給曹家人打工。曹丕曹睿相繼病死后,皇位傳到曹芳手里。曹芳登基之時,年方七歲,完全是個不懂事的娃娃,朝政大權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共同執掌。司馬懿眼看機會來了,開始蠢蠢欲動。而大將軍曹爽意識到了司馬懿的野心,開始有意識地限制排擠司馬懿。(www.Ws46.com) ![]() 隨著曹爽和司馬懿的爭權奪利之爭愈演愈烈,兩人逐漸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彼此都在尋找對方的破綻,力圖一擊致命,置對手于死地。關鍵時刻,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又一次依靠自己的才干成為勝利者。正始十年正月初六,皇帝曹芳和大將軍曹爽,按照每年慣例,浩浩蕩蕩出城祭祖,前往城外的高平陵,給埋在那里的父皇曹睿祭拜掃墓。 ![]() 曹爽和曹芳做夢也沒想到,這將是他們一生最為錯誤的一個決定。皇帝車駕出城以后,留守城中的司馬懿,立即發動了一起篡奪皇權的行動。可以說,司馬懿已經為這一天隱忍了數十年,也可以說,他一生就為這一天。司馬懿出兵挾持郭太后,然后以太后名義下達懿旨,關閉城門,占據武庫,屯兵洛水,一舉控制了曹魏皇權。 然后司馬懿又上書小皇帝曹芳,聲稱大將軍曹爽背棄托孤重任,敗壞朝綱禍國殃民,把持朝政擅權亂政,必須予以懲處。小皇帝曹芳和大將軍曹爽,萬沒料到被人抄了后路,手邊要兵沒兵要糧沒糧,面對殺氣騰騰嚴陣以待的司馬懿,完全陷于被動,最終乖乖就范,被迫承認現實。大將軍曹爽投降后不久被司馬懿殺死,皇帝曹芳從此完全淪為傀儡,曹魏大權徹底落到司馬懿手中,為司馬家族奪權之路鏟除了最大障礙。 ![]() 司馬懿利用曹芳曹爽出城給父皇上墳祭拜之機,悍然起兵一舉奪權,辦的是干脆利落。但另一方面,所謂做賊心虛,心機深刻的司馬懿,打人一拳防人一腳,也生怕別人如法炮制,給司馬家族來這么一下子。《晉書》記載,司馬懿臨終留下九個字遺命:“子弟群官,皆不得謁陵”。嚴格禁止子孫后人和文武大臣去給他掃墓祭拜,以免給別人留下可乘之機,招來大禍。司馬懿家族的歷代皇帝也只得謹遵祖訓,不敢去給他掃墓。 |
上一篇:羅馬暴君提筆略是如何繼承皇位的?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