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郭嘉如果不死,他的對手會是誰?
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1)
|
很多人都會比較好奇,三國時期曹操的謀士郭嘉如果沒有那么早死掉,三國的未來將會如何發展。的確,這是一個能夠對天下局勢產生影響的人物,如果他真的沒有那么早就死,誰也猜不到未來的歷史將會如何發展。就比如如果他沒有死,那么在將來他的敵人會是誰呢?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諸葛亮,分屬兩個陣營,又都是智謀的擔當,可能真的會有戰場相見的一天,那么,諸葛亮會是郭嘉最大的敵人嗎?
諸葛亮在隆中給劉備布局三分天下戰略的時候,其實三足鼎立的局勢早在官渡之戰之前的許昌就已經有了雛形。不是指曹操、劉備、孫權的三國鼎立,而是郭嘉為曹操制定的平定四海、統一華夏的大戰略。在他的戰略計劃里,有三個人是這個戰略的核心。 第一,郭嘉自己。他是曹魏集團最重要的操盤手,集團戰略布局的核心布控人,挖人、融資、兼并的首席戰略家。無論在用人和戰略方面他都是曹操的得力助手,而且郭嘉眼光深遠,諸葛亮指定隆中對之前,郭嘉已經為曹操想到了蕩平四海之后重建朝綱的策略。最重要的一點是,曹操生性多疑,對郭嘉卻無半點存疑,可見此人遠見與智慧非常人所能比。 第二,荀彧。曹魏集團經政管理CEO,除了夯實的漢臣基礎之外,荀彧在經政方面有足夠的發言權和豐富的管理經驗。荀彧在曹操出征官渡的時候保證了戰事后方的絕對穩定,這里的穩定不但指朝局,還有人心。此外,赤壁之戰中曹操敗北逃回許昌,此時危在旦夕的曹魏集團內耗太大,而為曹操前后打理集團內部的也是荀彧,在大敗之后仍然臨危不亂的控制局勢,給曹操挽回軍心爭取了關鍵時間。
第三,司馬懿。如果說對手,他與諸葛亮才是棋逢對手,同樣是兩位在戰局和謀略上的奇才,展現了完全不同的天才謀略。司馬懿工于心計,這也是決定了他后期參與的戰事中很少失利的原因。特別曹操死后,曹丕掌權的曹魏集團中,司馬懿平定蜀吳兩國,在戰事之后的內亂中表現了出色的經營能力,成功的接盤曹魏,為西晉王朝打下堅實的基礎。 郭嘉主導戰略投融資,荀彧做企業管理,司馬懿做前端與營銷。一個創業公司的三個核心部門都有了,這也是郭嘉早期為曹操指定的用人策略和集團發展布局。可惜,時不與他,英年早逝。 回到問題,如果郭嘉不死,他最大的對手會是誰。不是外人,正是司馬懿。在影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曹丕招募司馬懿進入曹操陣營效力,司馬懿寧愿自斷雙腿也不入幕府之下,對家人的言辭是說伴君如伴虎,怕以后禍及家人,唯有置身事外。但是在郭嘉看來,此人審時度勢,眼下曹魏集團與袁紹軍團大戰在即,未來曹魏的命數難以明朗,萬一袁紹勝了,此前出賣漢室歸附曹魏的人必然會人頭落地。這是司馬懿的第一重心思。
司馬懿想到的,郭嘉自然也會想到。曹操出征前曾問郭嘉和荀彧,兩位世子都已成人,將來何人能主事?其實曹操并不是這么早給自己安排接班人,他是在想萬一自己這次有什么不測還有個接班人。這一點,司馬懿也想到了。他并非曹魏集團中人,對于朝局可以判斷,但是對于曹操的接班人他也不清楚,此時進入曹魏集團工作,對內對外都不是最好的機會,正處亂世,搞不好就會招致殺身之禍,所以他寧愿用自斷雙腿的代價換來靜觀其變。 這點心思被郭嘉看穿,所以他建議曹操留守司馬懿,以觀后效。這其實已經將司馬懿納入了高端人才儲備庫中,至于何時收服,只是時間問題。來,以下我們假設郭嘉沒死,這之后司馬懿將如何成為郭嘉最大的對手。 第一,郭嘉就算沒死,也避免不了曹操赤壁大敗。以郭嘉的本事不能料想曹操在赤壁會栽跟頭嗎? 一定能。阻止不了有兩個原因。 其一,曹操以少勝多的戰役打敗了袁紹,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布局并且兼并大公司豐滿自己的羽翼,此時無論是現金儲備還是濟濟人才都是相當輝煌,驕兵豈有不敗之理?
其二,大勝之后必然大敗,這是每個創業公司必經的痛點,融資燒錢就算找到了商業模式你以為就能賺錢了嗎?錯了,很多明白人其實都難以預估企業會在什么階段止損。 郭嘉能在戰略上止損的是,一邊讓曹操明白袁紹和蜀吳完全是不同量級的對手,需要失敗來認清楚現狀。一邊再告訴他在天使輪的時候試錯栽跟頭總比你穩定上市之后還被人打臉的強,失敗這種事兒也得趁早。 敗退許昌之后接下來如何?瓦解孫劉聯盟是敗局之后走的最關鍵的一步,只有他們互相打才沒有機會來反攻許昌。孫劉聯盟的核心建立在利益之上,如果沒有了這層利益關系,聯盟就會土崩瓦解。這件事得司馬懿去做,郭嘉一定也想看看司馬懿如何正面交鋒諸葛亮,是時候利用這個機會讓對方的王牌對司馬懿這張王炸。 其實就算沒有郭嘉這招,按照原劇情的發展東吳與蜀國也撕逼了。郭嘉不死的話,這場撕逼會提前,并且更為猛烈。在蜀吳如此關鍵的時刻,作為劉備軍團的首席策略官諸葛亮會眼看著剛剛建立的聯盟因為利益被瓦解嗎?
那么可能就不會有劉備占據荊州不還,也不會有三氣周瑜,因為還給東吳荊州以及周瑜都是聯盟的核心保障,按照諸葛亮先前的規劃,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盡量保障的是我們還能一息尚存,而不是全力去拼。所以劉備和孫權的合作還是以諸葛亮為策略先鋒,周瑜帶兵,魯肅做政委的三角陣營建立的盟軍團隊直面司馬懿。這是郭嘉給司馬懿出的一個難題,也在考驗東吳和蜀國聯盟到底有多堅實。 對內極致發揮司馬懿的才能,對外分裂孫劉聯盟拖延他們侵犯中原的時間,順便預留給曹操回血的時間。這應該是郭嘉在赤壁之戰后為曹魏集團布的戰略。但他可能沒想到,這一步也直接把司馬懿推向他的對立面,將來戰事結束,在曹魏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中,最大的威脅就是來自司馬懿。 在《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中郭嘉的戲份不多,卻處處是亮點,他一邊為曹操留下司馬懿,并且琢磨如何用此人,另一方面還在布局萬一曹操不在了,不管誰接任新的朝局,自己和司馬懿的位置可能會發生的變化。
從司馬懿自斷雙腿都不愿意進曹操陣營,就能讓他看出來司馬懿絕對不是那種閑云野鶴之輩,而是步步為營通過時間看清楚局勢之后,再選擇如何站隊。在郭嘉看來,這個人不但深謀遠慮,并且極具戰略眼光,現在曹操在位他的地位尚能不可撼動,萬一哪一天曹操不在了,新主就任,難保他和司馬懿之間不會有一場腥風血雨。(www.Ws46.com) 那為什么之前郭嘉就沒有建議曹操殺了司馬懿呢?這就是謀士的通病,遇到一個有意思的對手之后總想著與之較量一番,郭嘉自視甚高不顯山露水,但是見到司馬懿之后心里多少是有些竊喜的,畢竟在他服務的曹魏集團當中論謀略無人與之匹敵,即便劉備有個諸葛亮,他也不會放在眼里。 但是他看到司馬懿為救父親出的奇謀,以及付出自斷雙腿的代價看起來明哲保身,實則是預留時間觀察局勢,這時候,對于郭嘉來說,他不但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還是個厲害的對手。我猜郭嘉會想,何不請君入席,對弈一局?
可以預想的是,蜀吳先后滅亡之后,曹丕接掌曹魏集團面臨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這三個人的定位。郭嘉、荀彧、司馬懿。荀彧不用管,他以及他的下屬都是最好的管家。現在天下暫時太平,郭嘉的戰略中心會轉移到經營的局面,而司馬懿的工作中心將是對外的營銷端和內部的軍備管理。 矛盾來了,一家創業公司度過危險期開始賺錢了,各項業務都順利拓展進入軌道的時候,接下來上演的劇情就是職場宮心計了。郭嘉也一定會想到跟他針鋒相對的會是司馬懿,但是他一定不會想到司馬懿的野心是要取魏而代之。而在這場較量當中,最后贏的人可能也是司馬懿。 因為司馬懿一直是借助平臺資源最終想實現自己的偉大抱負,而郭嘉對自己的定位是超級職業經理人,他并沒有創業的想法,只是想幫助創業的人做到最好。這讓我想到著名的打工皇帝唐駿,當年離開微軟加盟福建新華都,光轉會費就兩個億。此外同樣是微軟出來的李開復并沒有選擇做職業經理人,而是創業做了創新工場的掌門人。
同一家公司出來的牛人兩種完全不同的選擇。所以,郭嘉不死,司馬懿將是他職業道路上最大的對手。其實還有很多可惜,如果郭嘉不死,我們也許能看到史上最精彩的謀略較量,諸葛亮可能會與郭嘉有一場巔峰對決。也能看到郭嘉在后期曹魏集團中的運籌帷幄,以及與司馬懿在內部的斗智斗勇……如果他沒那么早死,他會迎來人生中最好的兩個對手。惜哉! |
上一篇:袁枚為什么叫隨園老人?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