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7閱讀(2)
|
三國可能是中國人最喜歡討論的歷史時代之一,但是三國的存在時間并不長,只有短短的60年時間。因為這中間發生了一些事,加速了三國的衰亡,使曹魏能快速完成統一。今天我們就為大家講講三國時期發生了哪些事徹底改變了歷史的走向,當然這其中肯定離不開人的因素,因為有一位謀士我們一直忽略了他的存在,可能因為一個舉動、一個決定就讓一個朝代覆滅。 ![]() 1. 三國時期,亂世紛爭。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 這一時期,知名的謀士數不勝數,大神林立。 且不說名傳千古,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的臥龍鳳雛:諸葛亮,龐統。 還有那被稱為三國第一鬼才的郭嘉郭奉孝,以及三國第一毒士賈詡。 但如果說在三國眾多的謀士中選出一位對三國歷史走勢影響最大的人,那么下面這位大神應該是第一人選:許攸。 為什么這么說呢? 眾所周知,官渡之戰是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官渡之戰是當時規模,勢力最大的兩大軍事集團袁紹,曹操集團的決定性戰役,這一戰后,雙方力量發生轉變,使當時中國北部由分裂走向統一的一次關鍵性戰役,對于三國歷史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在這場決定三國歷史未來走向的重要戰役中,許攸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正是由于他的臨陣叛變投敵,使得袁紹方潰敗,曹操方獲得了勝利。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位猛人跌宕起伏的人生。 ![]() 2. 從許攸小時候來看,就知道絕非池中之物。 看看他兒時的玩伴,都是曹操、袁紹這樣名震三國的一方霸主。少年時,許攸和曹操、袁紹一起,偷雞摸狗,干了不少壞事,可以說是曹操和袁紹的“發小”。 長大以后,許攸也是不甘寂寞之人,而且膽子越來越大,幾乎沒有他不敢干的事兒。 后來或許是覺得干什么都沒難度,實在是太寂寞了,所以就琢磨著,要干點大事兒。 于是乎,許攸就和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密謀,要廢掉當時的皇帝漢靈帝。 要干掉皇帝,這事兒夠大了吧! 所以說許攸絕對是個猛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是驚天動地。 要干這么大的事兒,絕對是要青史留名的,所以必須要和兄弟一起啊! 想到這里,許攸就去找自己的發小,曹操。 “兄弟一心,其利斷金。咱們倆從小在一起摸爬滾打,這次有青史留名的機會,我也沒忘了你,咱們一起干吧。”許攸勸道。 不過,在曹操看來,廢帝這么大的事兒,豈能如此兒戲,就許攸、王芬、周旌幾個人,還差得太遠。這時如果摻合進去,很有可能會因廢帝失敗而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曹操堅決的拒絕了許攸的勸說。 后來,事情的進展果然如曹操所料。在漢靈帝北訓時,王芬想以防黑山賊為由發兵。不料,被漢靈帝發現,召其入朝。王芬因害怕而自殺,許攸則出逃。 ![]() 3. 公元189年,袁紹從董卓處逃出,投奔冀州,許攸跟隨袁紹并成為其謀士。 在跟隨袁紹之后,許攸做為謀士,曾經給袁紹出了不少好主意,但都沒有被袁紹采用。 比如,他曾力勸袁紹與曹操聯盟。但未能成功。 公元196年,漢獻帝東歸,許攸和沮授勸袁紹迎接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不聽,許攸深感不滿。而后來曹操的做法,證明許攸的這一計策是十分正確的。 公元200年,三國時期非常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出現了。 當時,勢力最大的兩大集團,袁紹集團和曹操集團在官渡展開了正面對決,也就是官渡之戰。 其實,在官渡之戰開始之前。許攸與沮授、田豐就曾經勸過袁紹,不要馬上就和曹操進行決戰,可以先打一打其他小的勢力,待自身實力再強大一些后,再和曹操對決。不過,袁紹覺得自己已經很強大了,根本就不聽勸諫,并先后把田豐和沮授關進大牢,許攸對此深感失望。 官渡之戰爆發后,袁紹久攻不下。 這是,許攸又給袁紹獻上一計,這也是許攸最后一次為袁紹獻計。 許攸說:袁紹兵少,現在全部兵力都在和我們進行對抗,他的老巢許都一定十分空虛。如果我們派出一支軍隊,輕裝前進,連夜奔襲,直取許都,一定可以將許都攻下。占領許都后,我們就可以奉迎天子來討伐曹操,這樣不僅能讓曹操顧此失彼,而且從道義上也能占得上風,這樣一定能夠擊敗曹操。 可以說,許攸此計可謂是釜底抽薪之策,如果袁紹采用此計,官渡之戰的結果將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進而會影響整個三國的歷史走勢,無奈袁紹太過剛愎自用,根本沒有聽進去,白白地喪失了一次可以一戰擊潰曹操集團的機會。 經此之后,許攸大怒。 恰好此時,許攸的家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并告之袁紹。許攸怕袁紹怪罪自己,加之之前多次獻計得不到采用,一怒便連夜叛逃,投奔兒時的玩伴曹操去了。 ![]() 4. 而當時,曹操的軍隊面臨斷糧的困境,一籌莫展。聽說許攸連夜來投,曹操大喜,連鞋子都顧不得穿,光著腳板跑出來迎接許攸。看見許攸,一把就拉住許攸的手,說:子遠(許攸,字子遠)來投我,我的大事可成了。 許攸之前在袁紹處,備受冷落,根本得不到重視。如今一看曹操對自己如此熱情,自然是感激涕零。(www.ws46.com) 兩人入座以后,許攸問曹操:貴軍軍糧可以用多久?曹操回答說:還可以支持一年。許攸心想,都是老狐貍,誰不知道誰啊?又說:哪有這么多?說真的吧!曹操再答:還可以支持半年。許攸說:難道你不想打敗袁紹嗎?為何不說真話?曹操說:跟你開玩笑而已,其實軍糧只剩此月的份量。 許攸于是建議曹操出兵烏巢,奔襲袁紹的糧草集結地。現在袁紹的糧食、輜重都在故市、烏巢,而且看守糧草的軍隊也缺少防備;如果現在您派一支軍隊,輕裝奔襲,將袁紹的糧草都燒掉,不出三天,袁紹的軍隊自己就會敗亡。 曹操聽計后大喜,選精兵假扮袁軍,馬含銜枚,士兵拿著柴草向烏巢出發,遇上其他人問話時,皆回答:袁紹怕曹操奇襲,派我們把守。袁軍不疑有詐,放其通行。到達烏巢后,曹軍放火,營中大亂,大破袁軍,糧草盡燒,斬領將眭元進、韓莒子、呂威璜、趙睿等首級,割下淳于瓊的鼻,殺士卒千余人,將他們所有鼻割下,連同牛、馬的舌頭一同送往袁軍,袁軍將士大驚。 烏巢失守后,正在攻打曹軍營寨的張郃、高覽投降,袁軍全盤崩潰,袁紹僅帶著八百騎兵逃回河北,曹操大獲全勝。 官渡之戰可以說是對三國歷史走勢影響最大的一次戰役,此戰之后,曹操集團愈發強大,迅速掌握了中原北方地區的控制權,開始成為三國的第一霸主。而袁紹集團則江河日下。 建安七年(202年),袁紹病逝,之后他的兩個兒子袁 譚、袁尚為了爭位自相殘殺。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鄴城,占領冀州,袁紹集團自此消失于三國版圖中。 后人賦詩曰:本初豪氣蓋中華,官渡相持枉嘆嗟。若使許攸謀見用,山河爭得屬曹家? ![]() 5. 而作為官渡之戰中最重要的謀士,許攸絕對是第一功臣。 不過,許攸因此居功自傲,乃至得意忘形,仗著自小與曹操相識,對曹操經常口出戲言,在正式場合亦不知收斂。在一次聚會上,許攸對曹操說:阿瞞,你沒有我,不會得到冀州。曹操一聽哈哈大笑道:你說的一點不錯。曹操表面上雖嘻笑,心里卻很討厭他。 曹操能忍,但手下的大將卻忍不了,心想:我們為主公拼死殺敵,立下戰功無數,都不敢對主公如此不敬。你一介書生,就是動動嘴皮子,焉敢如此狂妄無禮。 常言道:人不作不會死。 終于有一天,許攸遇到了一個比他更猛的人,也因此丟掉了性命。 這個更猛的人就是曹操的大將許褚。這一天,許攸和許褚在東城門相遇。 許攸又耐不住舊事重提:“你們沒有我,能這樣出入此城門嗎?” 許褚憤怒的駁斥道:“我們將士出生入死,浴血奮戰,才攻下此城。你怎敢如此夸口?” 許攸不知死活,罵道:你們都是匹夫之勇,何足掛齒? 許褚大怒,心想,你不是說我是匹夫之勇,今天我就來個匹夫之勇給你看看,于是拔劍把許攸殺死。 許攸被殺后,許褚提著許攸的頭去見曹操,說:許攸實在是無禮,我把他給殺了。 曹操其實心里對許攸十分討厭,早就想殺了,可又不好下手。這次許褚出手,正中曹操下懷。因此只是稍稍責備了許褚幾句,吩咐厚葬許攸,便將此事了解了。 于是,這位直接決定官渡之戰走勢的謀士就這樣走完了一生,可謂是活的驚天動地,死的窩窩囊囊。 6. 透視許攸的一生,我們可以深切感悟到: 1、人再有能力,也要遇到識貨的領導; 2、對領導要恭敬,不要因為自己對領導有功就翹尾巴; 這就是對三國走勢影響最大的謀士,許攸的故事。 |
上一篇:歷史上的虢國夫人是誰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