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劉邦稱帝后為什么沒殺張良?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項羽自刎后,劉邦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稱霸之路,建立漢朝自立為王。當然劉邦當了皇帝并不是所有功臣都能跟著實現財富自由,這些人就成了劉邦第一批解決的人,站在皇帝的位置上想把以后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人除掉是一種最保險的方法,那張良為什么最后卻活下來了呢?其實劉邦處理這些功臣是有一個標準的,就是看你手上有沒有兵權。 ![]() 有些道理,大家都明白。比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辛辛苦苦跟著主公打下江山,很少有人會舍得丟掉功名利祿,全身而退。于是,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但是,張良說舍就舍。張良之所以這么決絕,與他的出身有關,也與他跟隨劉邦的初衷有關。 劉邦殺的人很明顯,幾乎都是諸侯王,韓信是楚王,彭越是梁王,英布是九江王,這些人是真正的實力派,有兵權、財權、用人權、司法權等等,完全是新的割據實力,劉邦主要鏟除的是這些人。反而功臣集團得到了保留,蕭何雖被整的很慘但是還是沒死,子孫也活的不錯。張良,陳平,曹參,周勃,冠英等都活了下來,活的還不錯。 ![]() 張良不越鉅。從始至終張良都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從不做任何出格的事,劉邦對他也沒什么戒心。張良不忘恩,他幫助劉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復仇,推翻秦國暴政,為韓國復仇,人生理想的達成一方面讓他已經無欲無求,另一方面讓他對劉邦感恩戴德,并多次救劉邦于危難之中,劉邦也甚至這一點,恩情頗重,自然不愿殺之。 ![]() 韓信之死,是蕭何張良陳平合謀,呂后動的手,而劉邦當時正領兵在前線打造反的陳豨呢,回來后聽說老婆把韓信干掉了,還感到很韓信很可憐呢。韓信該不該殺?結論是該殺,因為陳豨造反就是韓信指使的,并且準備趁劉邦出征京城空虛而搞個后院起火,估計是準備連老朋友蕭何也一起干掉的,所以蕭何才能狠下心來先把他做掉了。 ![]() 張良知進退,劉邦稱帝后,張良多抱病不出,很少活躍在政壇上,有點明哲保身的意思。劉邦知道他的想法,自然沒有殺心,對皇權沒有威脅呀。張良不是諸侯王,手上沒有兵權,沒有地盤。一個無兵無地的人怎么造反?他就算想干,又有誰跟著呢?與其無緣無故殺害功臣,還不如讓張良善終,省的后世還要批評他不近人情。 ![]() 后來張良居然連僅有小康生活都不要了,跑到山里修行自找苦吃了。其實現在想來,張良才叫享受生活。如果張良再抱病在家,有時出現,有時回避,勢必引起朝中大臣的猜疑。那些大臣心是黑的,看你不順眼參上一本就夠人喝上兩壺的,有時甚至把小命都搭上。所以,只有遠離是非了,才會清靜于心,安然放下,自得其樂。錢財并不能增壽,修身養性才會頤養天年。 摘自: www.ws46.com |
上一篇:歷史上真實的馬皇后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