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主人戰死沙場戰馬卻投敵,臥薪嘗膽成功為主人復仇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說到臥薪嘗膽這個事情其實大家也還是知道的,就是忍辱負重為了達到最好的目的忍受當時的一些苦楚了,其實這些都是發生在人身上的已經覺得非常不容易了,但是其實大家知道不知道在中國的古代有一位主人他戰死沙場,但是他的戰馬卻選擇了投敵效力,本以為故事就此完結了,但是最后這匹馬竟然臥薪嘗膽最后完成了對主人的復仇,那么這件事情到底是個什么情況,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 動物都是有靈性的,而最早參與到人類戰爭中的動物要數戰馬了。在古代戰爭中,馬不僅承擔著后勤運輸的重擔,而且還是組建騎兵部隊的關鍵。 《三國演義》就塑造了不少戰馬形象,其中最知名的莫過于赤兔馬。在追隨關羽南征北戰一生后,隨著關羽的敗亡,落入東吳將領馬忠之手的赤兔馬,最終也絕食而亡,隨關羽而去。 ![]() 當然,赤兔馬的結局是小說中虛構的,而下面這則故事卻是真實發生的。 據南宋岳珂的《桯史》記載,宋寧宗開禧年間,金兵入侵江淮,九江一位名叫王成的候騎(偵察兵)在戰后打掃戰場時,發現了一匹瘦弱的軍馬。 當時這匹軍馬骨瘦如柴,背上生滿疥瘡,不僅行走十分困難,還不時有幾只烏鴉啄食馬背上的爛肉,這樣一匹渾身是血奄奄一息的戰馬,其他人都不愿意要,唯獨王成見它太可憐,就帶回了營中,精心飼養。 半年后,原本瘦弱的病馬居然完全康復,毛色如新,異常健壯。但這匹馬的性格卻十分獨特,在馬廄里與其它戰馬不合群,總是撕咬對方,拉出馬廄后又嘶鳴不已。王成的同僚曾想借馬外出公干,但剛一上馬就被摔了下來。 軍中其他騎兵都想過來試著降服這匹烈馬,但連換了十幾個人都沒能成功,唯獨王成拿著馬鞍過來時,這匹烈馬突然變得服服帖帖。從此,這匹馬就成了王成的專有戰馬,其他人不敢再騎。 南宋嘉定二年,郴州李元礪、李元凱兄弟造反起事,勢力遍及江西安徽。南宋朝廷急調荊(湖北江陵)、鄂(湖北武昌)、江(江西九江)、池(安徽貴池)各路大軍圍剿,王成所部也奉調前往龍泉柵。 ![]() 但由于輕敵,宋軍在龍泉柵遭遇李元凱伏擊,宋軍大敗,王成也在交戰中被李元凱一槍刺中,當場陣亡。宋軍急忙鳴金收兵,但王成的戰馬卻駐足在主人的尸首旁邊嘶鳴。 李元凱見這匹戰馬毛色油光,十分健碩,夸了句“良馬也”,隨即上馬一試,而這匹烈馬卻表現的異常順從,馱著李元凱跑回敵營。李元凱大喜,命人將馬養在上等馬廄,還為它打造了金玉鎧甲,用豆粟喂養。 當時李元凱營中有被俘的宋軍士卒認出了王成的馬,感慨的說了句:“彼畜也而亦畏賊耶!”(畜生果然是畜生,也怕賊寇)。 十天后兩軍再戰,當李元凱騎著這匹戰馬威風凌凌的出現在陣前時,戰馬卻突然馱著李元凱向宋軍大營狂奔。李元凱急忙拉馬韁,但于事無補,又用鐵槊猛擊馬胯,馬身血流如注依然不停。 宋軍中有人大呼“此王校之騟也”,急忙上前接應,一舉俘獲敵軍主將,宋軍上下士氣大振,順勢擊潰了叛軍。而回到軍營的戰馬卻在絕食兩日后死去。顯然,這匹戰馬以忍辱負重的方式完成了為主人的復仇。 宋軍上下感念戰馬的靈性,哭贊道“真義馬也”,并特地為它修建了“義馬冢”。岳珂在記錄這件事時也感慨的說了句“孔子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今視騟之事,信然!” |
上一篇:辛追夫人的真實身份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