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民俗>姜維智勇雙全,為何還總是戰敗?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說到姜維很多網友都知道其實這個人是蜀漢后期的名人,其實他和諸葛亮對于蜀漢來說都有著非常大的功勞的,而且也有的人把姜維譽為是第二個諸葛亮,智勇雙全,而且領軍作戰士氣高昂啊,看起來的的確確是十分的厲害了,但是其實也還是總是失敗的,那么這是為什么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揭秘看看情況吧! ![]() 諸葛亮去世之后,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繼續率軍北伐,姜維作為蜀漢政權的后起之秀,智勇雙全,軍事能力也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將士們斗志高昂,可是,為什么和曹魏交戰,總是戰敗呢?姜維最終慘死,令人不勝惋惜。 姜維數次北伐,都沒有成功,除了幾次和魏國打平、小勝之外,好幾次都戰敗了,姜維為什么沒能打敗曹魏? ![]() 姜維至少有三次戰敗,可以分析一下姜維為何北伐不能成功的原因。 第一次戰敗,在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維被升為大將軍,大權在握,姜維整頓兵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兩路出兵,約定在上邽會合,但是,最后胡濟卻沒有來,姜維在段谷被鄧艾擊敗,損失慘重。 《三國志 姜維傳》記載: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更整勒戎馬,與鎮西大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 第二次戰敗,在景耀五年(262年),姜維率軍出漢、侯和,被鄧艾擊敗,姜維只得退駐沓中。 《三國志 姜維傳》記載: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 第三次戰敗,在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被鄧艾擊敗,退駐陰平。 《三國志 姜維傳》記載:月馀,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 按理來說,姜維的武藝高強,軍事才能非凡,是文武雙全的將才,而且,所率的將士們都是斗志很高的,為什么還老打敗仗呢? 先說姜維的將士們斗志高昂,證據在哪里呢? 在《三國志 姜維傳》記載:尋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咸怒,拔刀砍石。 當姜維收到后主劉禪的命令,讓他們投降時,姜維的將士們都拔起刀劍揮砍石頭,發泄心頭的憤怒。 ![]() 從將士們這一舉動可以看出,將士們都是不甘心投降的,他們還想繼續戰斗,但是,因為是皇帝下令讓他們投降,他們也沒有辦法,只能無奈投降。 所以說,姜維有軍事才能,將士們有斗志,不怕打仗,敢打硬仗,這樣的隊伍,應該是經常打勝仗才對,為何經常戰敗呢?為何沒能打敗魏國呢? 原因有一下幾點,其一,蜀漢皇帝昏庸無能,這是致命的硬傷。 前線將士們還在拼命打仗,后方皇帝先投降了,可以想象這皇帝有多昏庸? 其二,宦官專權,皇帝太聽信宦官的誤導。 景耀六年(263年),姜維聽說鐘會治兵關中,立即上表劉禪,派遣張翼、廖化分別駐守陽安關口和陰平橋頭,防患于未然。但宦官黃皓迷信鬼神,勸說劉禪敵軍不會到來,而蜀漢群臣也都不知道這件事。結果,魏軍五路伐蜀,等到鐘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時,后主劉禪才派廖化支援沓中,張翼和董闕支援陽安關口。 宦官如此弄權,耽誤了國家大事。 其三,魏國實在太強大,鄧艾和鐘會很會打仗。 魏國的實力比蜀漢強大多了,土地和人口都比蜀漢大好幾倍,經濟也比蜀漢發達,總兵力是蜀漢的三四倍,姜維心有余而力不足。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