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生活>隋朝大運河的中心是哪里?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是洛陽,公元608年,隋煬帝下令開通了永濟渠,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向東北(永濟渠)、東南(通濟渠)輻射的龐大的中國大運河網絡,洛陽成為全國水陸交通樞紐,工商業空前繁盛,逐漸成為全國的商業中心和對外貿易中心。
同時,皇帝還下令把洛陽故城的居民及各地富商大賈等遷入新城,使洛陽人口達到百萬以上,規模在當時的世界上首屈一指,唐代武則天當政時,長期駐蹕洛陽,改洛陽為“神都”,正是運河的溝通使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密切聯系在一起,整個帝國名副其實的凝結為一個堅強牢固的整體,為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隋朝大運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征發幾百萬人,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動用百余萬民工挖通濟渠,連接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接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
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萬余,挖永濟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兩千七百余公里,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大運河促進了南北經濟貿易的發展、帶動了地區商業的繁榮。在茶葉貿易方面,唐代飲茶風尚盛行,產茶地普遍分布于南方,江南、淮南、山南和劍南四個重要產茶道形成了一個集中的產茶中心。 隨著北方對茶葉需求的增加,廣泛種植于南方的茶葉就通過隋唐大運河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北方地區,無論是從運量、運費還是便利程度上考慮,大運河都是茶商們的首選。晚唐的汴州(今河南開封)城內,出現了“水門向晚茶商鬧”的熱鬧場面。 “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這都反映了由大運河帶來的茶葉貿易的繁榮。 |
上一篇:如何做側空翻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