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唐朝詩人為何白居易最受推崇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白居易的詩我們多多少少都讀過一些,作為唐朝三大詩人之一的白居易,他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自然是被后人討論最多的一點,不過你了解生活中的白居易是個怎樣的人嗎?雖然白居易仕途之路并不順暢,但他活得十分瀟灑,從他的作品中就能看出,白居易始終心系天下百姓,雖然他的詩歌革新運動以失敗告終,但也讓后人看到了他的堅持和理想。其實文人的心態十分重要,有好的心態就算倒下也能重新站起來。 唐朝是詩的國度,唐詩是凝煉的國粹。詩人是國朝的偶像,而偶像中最受推崇的是白居易。李白縱酒恣情,狂放不羈,但仕途壅滯,晚景凄涼,縱是背負“詩仙”盛譽,無奈文人用世,其志難學。杜甫詩以言志,造詣超群,志趣雖高,生不逢時,縱是譽為“詩圣”,無奈字字泣血,其狀難摹。 李賀才高命短,命運坎坷,好用詭譎,詩意陰森,“詩鬼”別稱,已含哀怨,不是矢志詩歌,情迷文字,沒必要搞的乖舛孤僻,賣弄玄虛。孟郊、賈島,凝神煉字,苦思力錘,嚴肅認真,把好端端的詩以言志,詩以抒情,弄的險成負累,“苦吟”若此,恍若“詩囚”。由是看來,作詩的造化,還要既玩的直抒胸臆,又能贏得人間盛名最好。而把作詩把玩的恰當的才子中,白居易無疑拔得頭籌,被后世譽為“詩魔”。 ![]() (一)詩與文人白居易受捧,源于文人的幾種心態。 一是文章做得好且官做的穩。 他6歲學詩,16歲時就以“野火燒不盡,春風春吹又生”的名句,博得大詩人顧況“有才如此,居亦何難!”的贊譽。 29歲中進士,先后任秘書省校書郎、翰林學士,32歲任左拾遺。 以他44歲時遭貶為分水嶺,白居易為官的前15年真是順風順水,一直在朝廷中樞工作,業余時間還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并寫下了《秦中吟》和《新樂府》等大量詩歌,這些諷喻詩真實反映了老百姓的深重苦難,深刻揭露了權貴們的殘暴、貪婪。 盡管權貴們氣的切齒、變色,但卻深得民間的喜愛、傳誦。 二是仗義執言且敢作敢為。 ![]() 一般文人做了官,漸漸就會在富貴安樂中精神缺鈣,人也變得世故不堪,大多變成了“只磕頭少說話”的主兒,明哲保身、避禍以遠。 而白居易久居朝堂之上,卻偏偏有時壓不住自己的血往上涌。宰相武元衡被地方軍閥刺殺后,白居易作為宮官,明知不能議論朝政,可還是率先上疏請求緝捕元兇,結果正中了嫉恨他的小人們的下懷,直落的被貶江州。 從此后,他的心塵埃落地,撲下身子為民做好事。 在杭州任上,他主持疏浚了李泌所鑿的六井,解決人民的飲水問題;在西湖上筑堤,蓄水灌田,使百姓免受旱災之苦。定居洛陽后,又出資開鑿了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舟民往來。 三是雖遭貶斥卻矢志不移。 白居易不是個甘心沉淪的人,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怎么舒解自己的愁緒。因此,他在被貶重返朝廷后,看到朝中大臣爭權奪利,明爭暗斗;穆宗又荒怠政治,不聽勸諫,就再次請求外放。 這之后,他全身心致力于倡導詩歌改革,提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思想,與元稹一起開創了“新樂府體”詩風。 他的這種寫實主義詩歌,不僅在唐朝影響深遠,而且聲名遠播日本、朝鮮,在日本的古典小說中經常可以見到引用他的詩文,極大地推進了詩歌與民生相結合的道路。 白居易的這種官風、文風、作風,漸漸成了文人經世致用的典范,堪稱唐代最偉大的詩人。 ![]() (二)詩、酒與女人然而,文人的骨子里那些不安份的騷動,必定牽動著酒與女人。古代名士風流的標準是,只有把詩酒與女人都能玩的轉,那才能進入偶像級的行列。 而白居易在這兩方面,竟也頗多故事。 先說與酒的醇厚關系:白居易嗜酒成性,因酒得詩,佳話迭出。 白家幾代為官,家境豐厚,有資財可供其買田制宅、釀酒娛樂。他在67歲時寫的《醉吟先生傳》中,以醉吟先生自喻說,每逢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就邀客前來,捧酒壇,開詩篋,抱絲竹,旁有僮妓侍奉,歌之舞之,請來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有時再乘興到野外游玩,也是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上懸兩只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 據方勺《泊宅編》卷上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中,飲酒者八百首。 這個數字不能算少。 ![]() 能在美酒絲竹、名流美文中逍遙人生,古今之中,能有幾人?所以,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其家境貧困,不是能經常喝到美酒,與他喝酒的又都是些打柴、捉魚、耕田的鄉下人,難以真正的知心盡性。 這樣看來,陶淵明與白居易的酒趣相比,那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了。 再來看看帶給白居易名聲的女人。 有人說,文字是不見血的刀。白樂天詩殺名妓關盼盼的一樁公案,卻成了文人不可望其項背的又一故事。 關盼盼是徐州守帥張愔的小妾,此女多才多藝,深得文人雅士青睞。在張愔死后的十余年間,關盼盼獨守燕子樓,拒絕了眾多垂涎她風華美色的男人,這種忠貞不渝的品德贏得了時人的贊美。 但白先生卻寫詩說:“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p> 那意思是說,關盼盼你若是真有情,為什么不去九泉之下陪伴張愔呢?萬一將來你耐不住寂寞,豈不是毀了你十年的清譽?萬萬沒想到的是,關盼盼見此詩后,竟然絕食而亡。 她以自己高貴的死,卻讓白居易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 ![]() (三)詩與人生從此,白居易終于在心智上完全成熟了。 他告別了早期汲汲于功利的聲色場,辭別了中期獨善其身的寡合地,終于讓自己的心靈沉寂于佛佗的敦化仁厚中。 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為他鑄造了一座藝術的豐碑,而他的思想礪煉,卻讓人從中獲得了精神上的養分。 引用一篇文章的觀點,“自古文章為小道,到白居易這里,一種新的態度成熟了。對他來說,詩就是道,就是信心,就是歸宿,用不著什么修齊治平。士人的使命,一直是治國安民,如不遵行這正道,便叫背離,雖然風雅,畢竟不是常規。而唐宋以后,文人與政治,可離可即,清則濯纓,濁則濯足,是謂從容,因為多了一條路。對那些詩才不及白居易萬一的人來說,指望詩文名身,是沒譜的事,不過信徒不必皆為圣徒,有信心就可以了?!?/p> 這話說得有些驕傲,但用白居易的成就說話,這理由說得過去。有人說他的詩俗,其實,文學的作用就是要通俗再通俗,才能化育眾生,普適后世。我以為,白居易這個偶像當得起也夠份量。 【作者簡介】喬永勝,致力于用現代視角檢視歷史人物,更多還原人性的寫作。 |
上一篇:星月菩提有造假的嗎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