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雖然說皇帝的身邊還是會有很多人保護,但是也有武力值很高的皇帝,劉裕在其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劉裕應該算是古代歷史上皇帝當中,武功最高的一個皇帝了。而在史書當中有記載,劉裕曾經用一種名為“卻月陣”的陣法,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萬精銳騎兵,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了。那么這種卻月陣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陣法,究竟應該要怎么擺?卻劉裕究竟算不算是古代武功最高的皇帝呢?
1、卻月陣簡介卻月陣是中國古代兵車戰法中的一種戰法。按照《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一十八》還記載,劉裕用“卻月陣”,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萬精銳騎兵。 劉裕的軍事思想非常豐富,為中國軍事史做出過重大貢獻。他不僅善于戰略決策和戰役指揮,還善于戰術革新;不僅善于指揮步兵、水軍作戰,還善于指揮諸兵軍協同作戰。其中以“卻月陣”擊敗北魏精騎,就是劉裕指揮諸兵軍協同作戰的典型戰例。經過此戰,“卻月陣”威名大振,為后人所津津樂道,以至一談及如何“以步制騎”,必言“卻月陣”。 構成“卻月陣”的條件稍顯復雜,具體包括地理條件、兵器、兵種和兵力配置。 地理條件 河水。因為晉軍有制水權,所以河水可以保障“卻月陣”后方及側翼的安全,不必擔心被敵軍合圍視野寬廣的平坦河岸。良好的視野便于觀察敵我雙方的行動,及時掌握戰場的情況;平坦地勢則可以使敵軍失去地形優勢,而晉軍可在高大戰船上俯瞰戰場,相當于占據了制高點。 兵器 戰船:用來控制水道、運送兵源和作戰物資,一但戰事不利,還可以接應陣中的晉軍。 戰車:用來抵抗敵軍騎兵的沖擊,起防御作用。 盾牌:保護戰車。 杖、弩、錘、槊等:用來殺傷敵軍。 兵種 步兵:包括車兵、弩兵等,是作戰的主力。 水軍:見戰船 騎兵:用來追擊逃敵,數量不會太多。 兵力配置 在距水百余步之處用戰車百乘布下弧形“卻月陣”,兩頭抱河,以河岸為月弦,每輛戰車設置7名持杖士卒,共計700人;布陣后,再派2000士兵上岸接應,并攜帶大弩百張,每輛戰車上各加設20名士卒,并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 因為“卻月陣”是弧形,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弧形可以分散受力點的力,有著良好的抗沖擊能力;陣內士兵又因有杖、弩、槊等武器,所以殺傷力非常強;同時陣內士兵背水為陣,可起到“陷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2、劉裕到底有多厲害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有這么一個猛人,辛棄疾曾經以“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來形容他,表達了對他的神往,辛棄疾處于兩宋變革之際,他一生所追求的就是北伐,然而當時朝中要么是畏敵如虎的主和派,要么是庸碌無為的主戰派,竟然沒有一個人具有軍事眼光,他更多的是表達了希望自己能夠碰見如同劉裕一樣的明主來一展其所長。 奈何時運不濟,辛棄疾“北歸人”的身份一直為南宋朝廷所鄙視,外加上朝政主和派盛行,他有生之年都只能將自己的滿腔抱負發揮在詞之中。 而辛棄疾詞中描繪的這個猛人就是劉裕,后世將其稱之為“南北朝第一明主”,有人認為若非他發跡臺灣,早在隋文帝楊堅之前劉裕就有可能統一中原開創另一個大一統王朝,那么劉裕究竟有多猛呢?這么說吧,這個真的堪稱是“滅國狂人”,他一生對外先后滅譙蜀、南燕、后秦,對內平定孫恩之亂,桓玄之亂,劉毅之亂。 在當時東晉朝堂的控制力其實僅僅局限于三吳地區,而劉裕就在這局面之中平定了大江南北,開創了“七分天下而有其四”的劉宋王朝,北方胡人對其畏懼如虎,在其有生之年都不敢侵犯劉宋土地。 而他的北府兵更是彪悍,在一望無際的中原大地上,這群以步軍水軍為主的軍隊竟然敢追著北方騎兵的屁股后面跑,而其中劉裕利用卻月陣大破北魏騎兵一戰更是盡顯其軍事才華。可以說如果真的有個帝王軍事水平排行的話,小編認為劉裕的軍事水平絕對能進前五乃至前三,只不過他沒有成為大一統王朝的帝王所以才鮮為人知。
3、劉裕破北魏一戰究竟有多厲害呢公元416年,東晉權臣劉裕率領十余萬大軍進行了其人生之中的最后一次北伐:劉裕滅后秦之戰。 戰前劉裕對各部進行了詳盡的安排:王鎮惡、檀道濟為先鋒從壽陽出發,沿淝水等地進攻軍事重鎮洛陽。沈氏兄弟由彭城入黃河進占洛陽以北,以防止北魏軍隊趁此機會南下。 劉裕的料項目沒有錯,北魏在當時極為的不安分,當時北魏皇帝拓跋嗣沒有聽從謀臣崔浩的勸告,反而想從劉裕手上占點便宜,便命令長孫嵩率領北魏三萬鐵騎南下攻打劉裕襲擊他的后方。 當時劉裕只有兩千人,魏晉有三萬,兵力上差距過大,而且劉裕的部隊大多都是步兵騎兵為主,跑也是跑不過的,所以唯一的方式就只有打怕魏軍方能獲勝,而大名鼎鼎的“卻月陣”因而誕生。 當時劉裕選擇了一處靠近河流的寬闊地帶,命令士兵700人在河邊布下半月形的陣,每輛戰車設置7名士卒,又命朱超石率2000兵士攜帶大弩百張,上岸接應丁旿,每輛戰車又上增設20名士卒,并在車轅上張設盾牌,保護戰車。 而這樣就形成了類似一道戰車為主的城墻,對于遏制北魏騎兵的進攻來說是有效地,而且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弧形本身就可以分散受力點的力,對北魏騎兵有著良好的抗沖擊能力,同時水軍在其背后補給以防不時之需。 由于晉軍士兵人數遠遠不如北魏軍隊,故北魏主將一時之間有點輕敵,便命令北魏騎兵沖擊劉裕所組成的陣法,而這就正中劉裕的下懷。 劉裕帳下大將朱超石先以**對北魏鐵騎,利用**的遠程殺傷能力消滅了一部分北魏騎兵,當**逐漸失去了作用之后,朱超石又命將士將所攜帶的千余張槊,截斷為三、四尺長,用大錘錘基,一根斷槊能洞穿三、四名魏軍。 由于弧形的迎擊面小,魏軍越向前,所受到的殺傷也就越大,面對這種新式的陣法就連北魏騎兵都有點打懵了,激戰了一,魏軍死傷過半,而不久之后劉裕的援軍也到了,北魏騎兵知道這時在劉裕這已經無法占到一點便宜了便撤軍了。 也就是此戰打出了劉裕的赫赫威名,北魏主拓跋嗣立馬派人遣使求和,在劉裕有生之年,拓跋嗣終其一生都不敢進犯劉宋,然而劉裕的雄才大略沒有為他的后代所繼承,他死后劉宋江山可以說江河日下,如果劉裕知道他的后代這么不爭氣,會不會從棺材里爬出來。 |
上一篇:沙金是不是屬于黃金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