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文言文近義詞是什么(文言文中近義詞辨析例解)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0)
文言文中的詞語與現代漢語一樣也存在著大量的近義詞。從辨析的角度上來說,同樣與現代漢語一樣,有以下不同:
一是程度輕重的不同。
如“妨害”的程度重于“妨礙”。
二是范圍大小的區別:
如“戰爭”就比“戰役”的范圍大。
三是感情色彩的不同。
“吝嗇”是貶義詞,“吝惜”是中性詞。
四是語體色彩的不同
“媽媽”用于口語。“母親”用于書面語。
五是語法功能的不同
“必須”是副詞常作狀語用在動詞前面分句前面。“必需”是動詞,可以作定語或謂語。
六是適用對象的不同
“贍養”的對象是老人,“撫養”的對象是小孩,“扶養”的對象則指夫妻。
七是搭配習慣的不同
“養護”指公路等具體事物,而“維護”常指權益等抽象事物。
八是側重點不同
“截止”強調“止”,即在計時點上,所進行的事情已經完結或基本完結,“截至”則不強調事情的完結,強調的是該計時點上的事態。
我們在具體辨析時,可以借鑒上述所舉現代漢語詞匯辨析的幾種方法。下面我們就舉出三個例子。
1.都 京 城 邑
① 東南形勝,三五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望海潮》)
② 據億丈之城,令不測之淵。(《過秦論》)
③ 小則獲邑,大則得城。(《六國論》)
④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促織》)
⑤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白居易》)
⑥ 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于太學。(《張衡傳》)
⑦ 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⑧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⑨ 望西都,意躊躇。(《山坡羊·潼關懷古》)

辨析:
都,本義是①大城市。后來指⑧⑨國都。而邑本指人口聚集的地方, ①③城鎮。甲骨文寫作

,

代表疆域,意思為城鎮,

表示人口。這個字后來演變為右耳旁“阝”,帶有右耳旁的字多于地名,后引申為⑦縣。城的本義是②城墻。而京甲骨文寫作

,本義是像建筑在高土臺上的宮室形象,即人工做成的高大土丘。古代宮殿多建筑在高大的土臺之上,引申指⑤⑥京都、京師。京城人口眾多,房屋林立,后引申為大,成語有大莫與京。另外,國也有國都的意思。如“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岳陽樓記》)

2.貧 窮
①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② 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氓》)
③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荊軻刺秦王》)
④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
辨析:貧,貧窮,缺少財物。如例句①②。窮,不得志,不顯貴。強調的是理想志向無法實現。如例句③④。
3.書 籍
①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
② 汝去年書云:“比得軟腳病,往往而劇。”(《祭十二郎文》)
③ 或憑幾學書。(《項脊軒志》)
④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項脊軒志》)
⑤ 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⑥ 通籍后,俸去書來,落落大滿。(《黃生借書說》)
⑦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木蘭詩》)
⑧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辨析
“書”繁體作“書”,《說文解字》解釋說:從聿,者聲。“聿”甲骨文寫作

,正是手執毛筆書寫的形象。所以書的本義應是③書寫。在古代常指①②⑤書信。后指④書籍。而“籍”本義是戶口冊,后引申為⑦名籍,指寫有朝臣姓名、年齡、身份、狀貌特征,長二尺,掛在宮門上以備官員出入時查對的竹片。引申為⑧登記入冊。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