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歐陽修因緋聞差點身敗名裂,他和吳春燕究竟什么關系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歐陽修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名聲響徹今古。不過誰能想到,大文豪歐陽修曾因緋聞差點身敗名裂,《涑水紀聞》中有記載:"士大夫以濮議不正,咸疾歐陽修,有謗其私從子婦者。"歐陽修的緋聞究竟是怎么來的,是真是假呢?歐陽修作為北宋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他在文學界的成就和地位毋庸置疑。但在私事上,歐陽修坎坷多難,其中事件真相也是撲朔迷離。 ![]() 1、畫荻教子歐陽修于公元1007年出生于父親任職所在地綿州(今四川綿陽),那時,歐陽修的父親56歲,任綿州軍事推官,晚年才得到這一寶貝兒子,自是十分疼愛。 只可惜,歐陽修4歲那年,父親染病不幸過早離世。由因父親為官清廉,沒有給妻兒留下生活所需的房產和土地。父親突然離去,家庭一下陷入困頓之中,歐陽修的童年由此變得坎坷多艱。 無奈之下,母親只好攜歐陽修遠赴湖北隨州,投奔任隨州推官的叔叔歐陽曄,寄望歐陽曄的接濟謀生。 只是,為人正直、為官也很清廉的叔叔歐陽曄家境清貧,僅能提供基本的食宿。盡管他對侄兒歐陽修關愛有加,但沒有多余的錢為他購買紙筆等讀書學習工具。 好在母親鄭氏乃江南名門望族出身,是知書識理的大家閨秀,她理解歐陽曄的難處,便親自輔導歐陽修學習:找來蘆桿當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識字念書。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歐陽修的母親"畫荻教子"的故事。 正是這樣的艱難困苦,使得歐陽修從小即發憤刻苦讀書,一躍而成為遠近皆知的"學霸"。 這在《歐陽修年譜》中有明確記載:"家益貧,借書抄誦。"可見,小時候的歐陽修讀書是多不容易。 另考:歐陽修在10歲時,偶然從鄰人那里借得韓愈《昌黎先生文集》六卷,從而愛不釋手,悉心苦讀下,終得以大成。時稱"奇童也,他日必有重名。" 后來成為文壇宗師的歐陽修,的確深受韓愈的影響,還在他的基礎上推進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由此開創一代文風。 ![]() 2、連中三元歐陽修在17歲時,也就是天圣元年在隨州參加科舉應試,卻意外落榜。復讀三年后,20歲的歐陽修再次參加考試,仍未高中。 沒有氣餒的歐陽修在家又用了二年時間繼續鞏固復習,幾經反省,亦謀叔叔"需走出來,天地可能會廣闊些"的提點,便于天圣六年(1028年)到漢陽游學,聆聽進士出身的知軍胥偃講課后,深受啟迪,便寫了封情真意切的拜師信《上胥學士偃啟》,胥偃為歐陽修的文采所感動,便收歐陽修為徒悉心指導。 次年,胥偃陪同歐陽修到京城開封,保舉他參加開封府國子監考試。 這次,沉著冷靜的歐陽修發揮出最好的水平,得以名列榜首,高中"監元"。不久,入圍的歐陽修參加國學解試,再次名列榜首,得中"解元"。 轉年(1030年)歐陽修再次參加禮部主持的省試,仍居榜首,成為"省元"。 這就是歐陽修"連中三元"的故事,由此名聲大震。 不久,他參加仁宗皇帝在崇政殿主持的殿試,排名14,位列二甲進士及第。據說這次考試,他的文章寫得極好,本可以摘冠。只因主考官晏殊擔心若歐陽修再列榜首會驕傲自滿,有意壓了名次打磨他。 即便這樣,歐陽修的才華與潛力亦不脛而走。后來極為欣賞歐陽修的恩師胥偃還把女兒胥鶯鶯許配給他,招為女婿。 一時,歐陽修科考高中,又有了工作,有了嬌妻,三喜臨門,可謂否極泰來,格外榮光。 ![]() 3、三起三落天圣九年,即公元1031年,25歲的歐陽修得授將仕郎、秘書省校書郎,赴西京任洛陽推官,由此步入仕途。 歐陽修在洛陽工作三年多時間,于景祐元年(1034年)應召回京,授宣德郎,任館閣校勘,參編《崇文總目》。 期間,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呼吁朝政改革,冒犯了以劉太后為首的既得利益集團,于景祐三年(1036年)30歲時,被貶下地方,任夷陵縣令(今湖北宜昌)。 這就是歐陽修的"一起一落"。 公元1040年,因朝廷編修《崇文總目》的需要,便又召在夷陵當了4年縣令的歐陽修回京,繼續編修《崇文總目》,復任館閣校勘。任務完成后,改知諫院,轉為一名諫官。 由此,歐陽修積極參與得到仁宗皇帝支持、由范仲淹、韓琦、富弼等朝廷重臣發起的"慶歷新政"。 哪知,"慶歷新政"實施不到兩年時間,于公元1045年便以失敗告終。隨著范仲淹等人被貶,歐陽修也被貶知滁州,后改揚州、穎州、應天府等地,又在地方工作了4年左右的時間。 這就是歐陽修的"二起二落"。 皇佑元年(1049年),宋仁宗復召43歲的歐陽修回京,提任為翰林學士,主要負責史館修撰工作。 至和元年(1054年),歐陽修被人誣陷擬貶同州時,宋仁宗在歐陽修向他辭行時收回成命,令歐陽修留京編修《新唐書》。 歐陽修至此便在京城得以長期工作,且官運亨通。除了編修《新唐書》外,還自修《五代史記》(即《新五代史》),并于嘉佑元年(1057年)擔任主考官主持禮部(進士)考試;于嘉佑三年兼任龍圖閣學士,權知開封府;兩年后,拜樞密副使;公元1061年,55歲的歐陽修升任副宰相職務的參加政事,兼任刑部尚書、兵部尚書,仕途由此登頂。 熙寧三年(1070年),宋神宗啟用王安石實施"王安石變法",歐陽修對變法中的青苗法等持不同意見,遭到王安石排斥,歐陽修便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縣),自號"六一居士"。次年歐陽修辭去太子少師之職,遷居穎州(今安徽阜陽)。熙寧五年(1072年),66歲的歐陽修在家中逝世。死后,獲贈"太子太師",賜謚號"文忠"(他的著作由此稱《歐陽文忠集》)。 這就是歐陽修的"三起三落"。 ![]() 4、桃李滿天下歐陽修成為翰林學士、禮部主考后,堪稱"千古伯樂",他好為人師,對有真才實學的學生,一旦發現必是量才使用、竭力推薦。 在"唐宋八大家"之中,除前輩韓愈、柳宗元以外,其余的"三蘇"、曾鞏、王安石五人均曾被其相中或提攜或舉薦而名揚天下。 歐陽修是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的傳承者,他主張與之一脈相承的"通達平易"文風,積極推行詩文革新行動,反對華而不實的"西昆體",不主張劉幾倡導的以玩弄生僻字詞為時尚的"太學體"。 歐陽修在1057年擔任禮部主考官那年,發現了兩份試卷。一份就是"太學體",開頭寫道:"天地軋,萬物茁,圣人發。"歐陽修馬上續作"秀才剌,試官刷。"予以犀利批評,意思也很風趣:這秀才學問不行,試官只好不錄取了。 一份就是有"平實"文風的《刑賞忠厚之至論》,該文寫得語言流暢,說理也透徹。歐陽修原以為是他的學生曾鞏所寫,不便錄為榜首,便定為第二名。當拆開封卷得知作者是蘇軾,大為欣賞,從此便對蘇軾獎掖有加。在歐陽修的栽培下,蘇軾成為繼他之后的又一文化巨人。 此外,歐陽修還對張載、程顥、呂大均等曠世大儒有推薦與提攜,對包拯、韓琦、文彥博等朝廷重臣也有激勵與共勉。 可以說,北宋文壇泰斗歐陽修挖掘、錄用和提攜了一大批當世有影響力的才俊,被他相中的,好多當時還是布衣之身,寂寂無名。正因為遇上歐陽修這位大神級的"伯樂",使得北宋中期一時星光閃耀,澤被后世。 ![]() 5、緋聞纏身不過,歐陽修也是凡人。 他年少時,尤其在剛步入仕途"曾是洛陽花下客"期間,亦多情風流。不僅與好友梅堯臣(宋詩開山鼻祖)、尹洙(1024年進士)等人時常飲酒賦詩縱情放歌,還紅塵作伴,放蕩不羈,亦得頂頭上司洛陽留守錢惟演的默許與支持。 這錢惟演是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生性豪放,對后起之秀頗為厚愛。歐陽修來洛陽工作后,盡管他年長30歲,但志趣相投,二人成為"忘年交"。 一次,錢惟演作東宴請歐陽修等一干年輕人,誰知歐陽修遲到了半個小時,還攜帶一名"官妓"氣喘吁吁趕到。遲到原因竟是歐陽修為這名女子找金釵,找遍了房間的每個角落都沒找到。錢惟演對此并沒有介意,還哈哈大笑說,若歐陽修當場作一首詞,作得好,他補給女子一枚新金釵;做得不好,罰酒三杯。 歐陽修思忖片刻,當即作《臨江仙》: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 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修有墮釵橫。 落筆自然,造境精致,一時贏得滿堂喝彩。錢惟演只好令仆人去購來金釵為女子補上。 歐陽修后來亦為青樓女子作了大量艷詞,其代表作如《少年游》、《系裙腰》等,雖是隨手應景之作,但也體現其私生活有失檢點。步入仕途后便被政敵作為武器拿來攻擊,以致歐陽修被緋聞纏身,弄得狼狽不堪。 ![]() 典型的莫過于以下兩次: 一次發生在1045年歐陽修在京任諫官時,開封府審理一個案子,恰好是他侄子歐陽晟的妻子張氏與府中仆人偷情而被告官。這張氏系歐陽修的外甥女,不僅當庭承認此事,還透露私情說與舅舅歐陽修也有染。證據便是諫官錢明逸煞費苦心找到的《望江南》,說這首詞就是歐陽修早年寫給她的: 江南柳,葉小未成陰。人為絲輕那忍折, 鶯嫌枝嫩不勝吟。留著待春深。(www.ws46.com) 十四五,閑抱琵琶尋。階上簸錢階下走, 恁時相見早留心。何況到如今。 這一意外的"緋聞"頓時讓歐陽修哭笑不得,盡管后來朝廷派出調查組核實,因證據不足宣布此事不成立。 但歐陽修還是被貶到滁州,究其真正原因,其實是他支持范仲淹的改革而遭到蓄謀已久的政治攻擊:原來張氏已被錢明逸買通,有意給歐陽修制造這起似是而非的花邊新聞。 另一次發生在1065年,歐陽修已58歲回京任副宰相的高位。 又有諫官舉報歐陽修,說他大兒媳吳春燕與之"爬灰"。這一誹聞經調查仍"證據不足",但也讓歐陽修險些陷入身敗名裂之中,因司馬光在《涑水紀聞》中就曾記述:"士大夫以濮議不正,咸疾歐陽修,有謗其私從子婦者。" 所幸宋神宗沒有輕信諫官之說,還撫慰歐陽修"不要理會這些流言,朝廷還是相信你的。"歐陽修的顏面才得以保全。 【作者簡介】李大奎,七0后,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
上一篇:怎么判斷水晶消磁成功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