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南宋軍事一直給人一種很弱的感覺,但南宋歷史上并不缺杰出的將領,例如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岳飛、吳玠、韓世忠等,都是十分出色的軍事家。而南宋軍事上的積弱,很多原因其實來自內部。那這次準備跟大家介紹一位不怎么出名,但也是南宋初年的一位名將,他叫郭浩。郭浩是郭成之子,宋徽宗年間參軍,是“蜀中三大將”之一。有關郭浩的信息,以及他的生平,一起來了解看看吧。 ![]() 1、郭浩揚威西夏提起南宋初年的抗金將領,郭浩這個名字似乎有點陌生,筆者也是近期查閱吳玠、吳璘兄弟的事跡,才知道在四川曾經有一位功勞不亞于吳氏兄弟的郭浩。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今甘肅靜寧)人,其父郭成官至雄州防御使,也是北宋末年的將領(他是郭成的二兒子),在西北抗御西夏,頗有戰功,郭浩自小隨父出入戰陣。 北宋宋徽宗時,郭浩曾經率領一百名精騎來到西夏占領的靈州城下溜了一圈,西夏人看到僅有百十騎,便派了一千鐵鷂子騎兵追擊他們。 郭浩見西夏兵馬氣勢洶洶追來,調轉馬頭,發一聲喊,馬蹄到處,剎時刀光血影,西夏兵馬還沒有回過神來,沖在前面的兩騎,栽下馬去,郭浩不慌不忙,跳下馬砍下這兩個人的頭顱,提在手中,又一次跳上戰馬,緩緩而行,嚇得那些西夏人馬都不在敢追擊了。 種師道在西北任職時,郭浩在種師道手下為將,是環慶路第五將部將。種師道率軍修筑葺平砦,西夏兵馬便占據并阻塞了水源,想以切斷宋軍飲水來逼迫宋軍退兵,郭浩率三百精騎勢如破竹般斬殺守水源的西夏兵,奪回了水源。 西夏人馬進攻石尖山,郭浩迎著敵人沖鋒,被流矢射中左肋。 這一下激發了郭浩的斗志,他并沒有拔箭,而是怒吼一聲,沖入敵陣,生擒一員西夏將領,各軍奮勇,大敗西夏兵馬,從此郭浩名揚西北,積戰功升任忠州刺史。 ![]() 2、協助吳玠取得和尚原大捷宋徽宗讓位給兒子宋欽宗,守衛西北的種師道奉命回朝,宋欽宗尋問將才,種師道力薦郭浩是一代良將。 宋欽宗親自召見郭浩,詢問如何抵抗新興的女真人。 郭浩上奏說:“金軍長期在外,一心想回歸。請求派輕騎從小路馳往滑臺,等他們渡河一半時發起攻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這是愛國詩人陸游《書憤》中的頭四句,這其中的大散關,當年吳玠吳璘兄弟與郭浩在大散關和尚原痛擊金兵,留下千秋浩氣。 遙想當年,金人得勢之時,川陜的戰局岌岌可危,郭浩與吳玠兄弟于和尚原、殺金坪兩次重創金軍,保住了川陜的門戶。可以說,是郭浩傾其全力協助吳玠兄弟,才會有和尚原大捷。 建炎元年(公元1227年),郭浩任原州(今鎮原)知州,后升任涇原路兵馬鈴轄。 南宋川陜宣撫處置使張浚以郭浩為秦鳳路提點刑獄,秦州(今天水)知州,隨張浚參與了宣平之戰,宋軍被金人擊敗。 南宋紹興八年年底,宋高宗趙構與金人達成第一次議和,郭浩升任禁軍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陜西宣諭使。不久,郭浩親赴西北前線,奉命收復失地,任鄜延經略使,延安知府,同節置陜西諸路兵馬。 ![]() 3、川陜三大帥之一紹興十年三月,面對金人可能毀約南犯,郭浩調任永興軍(今西安)知軍,永興軍路經略使,但還未等郭浩赴任,金軍已經自河中(今山西永濟西)渡過黃河入侵,并且進兵速度很快,占領了永興軍等地。 六月,郭浩率部南下收復醴州(今乾縣),又擊退圍攻耀州(今耀縣)的金軍,宋高宗以郭浩、吳璘(其時吳玠已經去世)、楊政三將同時建節,郭浩升任領奉國軍節度使,侍衛步軍都虞侯,節制陜西與河東兵馬。 紹興十一年十月,郭浩收復商州(今屬陜西)等地,吳璘、楊政也收復了不少失地,但這年年底,宋高宗與金庭達成“紹興和議”,這些地方又劃給了金朝,郭浩以樞密院都統制任金州知州兼經略安撫使。 這些戰績,堪比岳飛,或者有過之。 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去世,時年59歲。 郭浩,是川陜防線三帥府之一,其戰功卓著,是值得關注的抗金名將。 郭浩去世時,他的三個兒子年弱,轉眼到了宋孝宗時期,其子郭棣、郭杲、郭果都得到重用,孫輩郭倪、郭倬、郭僎都歷任高官,郭氏家族任禁軍將領三十余年,有四人任“殿帥”,十分顯赫。 【作者簡介】陳二虎,筆名紅葉,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
上一篇:紫水晶硬度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