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李陵簡介 李陵的悲劇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說到李陵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這個人的,這個人其實也真的是非常非常厲害的,話說在歷史上也真的是非常知名的,但是李陵這個人卻非常的悲劇,為什么說他悲劇呢?他又有什么樣的故事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李陵到底有什么樣的故事吧,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了! 李陵是漢武帝時代一位著名的將軍,因為作戰勇敢,又因為是名將李廣的孫子,所以一直很受人重視。李陵也很優秀,他不是一般的紈绔子弟,雖然也是官三代,但是很有本領,善于騎馬射箭,對人有仁愛之心,謙讓下士,名聲很好。漢武帝認為他具有李廣的風范,命他率領八百騎兵。
這是一個看起來要立大功的人,但是時運不允許。要知道李陵的祖父李光就是一個很悲催的人,“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李廣在歷史上是作為悲劇人物而被大家認識的。李廣的軍事素質過硬,無論戰略戰術水平還是個人的武功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但偏偏命運不濟,要么是屢屢遇到硬仗,要么政治上站錯隊,甚至還在沙漠中迷路貽誤戰機導致單于突圍逃走,最后不愿受辱于刀筆小吏而憤而自殺,可以說真是時運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李陵大概想擺脫這種悲劇,于是就拼命向命運宣戰。有一年漢武帝派出多路兵馬攻打匈奴,讓李陵負責運糧草。李陵不干,跟皇帝說,你給我一支部隊,讓我去打仗吧。皇帝挺欣賞他,但是兵都派出去了,就只給了他5千人。偏偏就是李陵的這5千人碰到了匈奴的主力部隊。李陵5千,匈奴3萬,打一仗,匈奴死好幾千,沒打敗李陵。匈奴又派來5萬人,8萬打5千,等于16個打一個。李陵一邊打一邊退,5千人幾乎都受傷了。李陵讓受傷三次的坐車,受傷兩次的拉車,受傷一次的打仗,第二天,又殺了匈奴3千多人。這豈不是屋漏偏遭連陰雨,又過幾天,李陵的軍隊退到一片蘆葦蕩里,匈奴人放火燒,李陵聰明,先放小火,把周圍的蘆葦都燒掉,等匈奴放大火的時候,火就沒燒過來。
匈奴人打著打著就開始害怕,覺得這5千人這么敢打,是不是后邊有大部隊啊。第二天又打,匈奴再死3千多人。離漢朝邊境越來越近,匈奴人準備撤,不打了。偏偏這時候李陵軍里出了個叛徒,告訴匈奴李陵就這么多人,后邊沒有大部隊。這下子匈奴人來勁了,半夜把李陵圍在山谷里,李陵還有3千多人呢,可惜箭射光了,刀砍鈍了,只能分散突圍,后來跑回漢朝400多人。李陵沒跑出去,被匈奴抓住,投降了。本來李陵可能只是詐降,可是有個人給漢武帝報告了一個假消息,說李陵在匈奴幫著人家練兵呢,漢武帝一生氣,把李陵一家老小全殺了。其實這個消息搞錯了,是另外一個投降的漢朝將軍在幫匈奴練兵,那人也姓李,叫李緒。李陵對這個李緒很生氣,夜里到李緒家把他殺了,居然單于也沒怎么著李陵。但是李陵再想回漢朝那是不可能了,他在匈奴住了20多年,當了個王,最后死在匈奴。 按理說李陵很悲催,很多人都把李陵當作漢奸的代名詞,所謂蘇武廟李陵碑,李陵一直被人釘在恥辱柱上。不過清代陳其元《庸閑齋筆記》中有一篇“李廣遺裔之蕃昌”,全文如下:“司馬遷與李陵善,陵生降,墮其家聲,故《史記》于其祖李廣之有功不侯,三致意焉。后人遂以廣殺降致族滅之報,其實廣之十六世孫,在晉霸有秦、涼,及薨,國人謚曰武昭王。又七世至唐高祖,遂有天下,子孫相傳三百年,國祚與漢相等。陵之子孫至唐為戛黠斯,稱可汗,君于漠北,亦垂百年。是廣遺裔之蕃盛昌熾,遠勝衛、霍。王維詩“李廣無功緣數奇”,奇于生前,而昌于身后,廣固無遺憾,遷亦不必代抱不平矣。” 可見李陵的不幸在當時,尤其是西漢政府,對于他的子孫在少數民族地區反而枝繁葉茂。雖然如此,對李陵很多人都抱有同情,司馬遷說:“陵事親孝, 與士信, 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其素所畜積也, 有國士之風。 今舉事一不成,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蘗其短, 誠可痛也! 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 深輮戎馬之地, 抑數萬之師, 虜救死扶傷不暇, 悉舉引弓 之民共攻圍之。 轉斗千里, 矢盡道窮, 士張空弮 , 冒白刃, 北首爭死敵, 得人之死力, 雖古名將不過也。 身雖陷敗, 然其所摧敗亦足暴于天下。 彼之不死, 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大概是上天也感覺對李陵不公吧,所以李陵的后人人才輩出:建立北魏帝國的拓跋珪就自稱是李陵后代,如果不是妄言,那么猛將輩出的拓跋家族實際上是李廣李陵家族的延續。后代很多戰功赫赫的軍事強人也把自己歸于李廣后裔,如十六國時期建立西涼割據一方的李暠就自稱是李廣十六世孫,自此隴西李氏崛起,后代還有西魏八大柱國之一的隴西郡公李虎,再往后,李虎的孫子叫李淵,公元618年,李淵稱帝,是為大唐。 |
上一篇:綠幽靈什么品相最好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