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說到這個海蘭珠也還是有很多人都知道的,非常的厲害,他和皇太極的故事也非常有意思的,那么也有人要問了,這個海蘭珠到底是誰,歷史上真實的海蘭珠又是怎么樣的呢?如果對這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我們就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了,一起來學習學習看看這個人到底是誰吧! 1、清朝海蘭珠簡介 敏惠恭和元妃(1609年-1641年),博爾濟吉特氏,名海蘭珠(蒙古名為烏尤塔)??茽柷哓惱赵咨?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孝莊文皇后姐姐。
崇德元年(1636年),冊封為宸妃,為四妃之首,賜居“關雎宮”。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下皇太極第八子。皇太極為此下令大赦天下。但此子未來得及命名便早夭了。崇德六年(1641年),宸妃逝世,年三十三,謚曰“敏惠恭和元妃”,葬于清昭陵。 2、清朝海蘭珠生平 歸嫁 博爾濟吉特·海蘭珠(本名為烏尤塔),博爾濟吉特氏,生于萬歷37年(1609年),她是孝莊文皇后的親姐姐,比孝莊文皇后大4歲。海蘭珠嫁給皇太極的時候已經26歲,比孝莊文皇后晚嫁皇太極9年。但是沒有史料記載海蘭珠26歲之前的經歷。 《清入關前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天聰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科爾沁部烏克善洪臺吉率諸臣送妹至。汗偕諸福晉迎至,設大宴納之為福晉?!? 這就是海蘭珠最早出現的相關記錄了,民國時期修撰的《清史稿》里也有提到。 天聰八年(1634年),其兄吳克善親送海蘭珠到盛京,與皇太極成婚。
封妃 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后,大封后宮,封海蘭珠為“宸妃”。并賜居“關雎宮(出自《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種獨特的尊崇極其罕見。宸妃的地位在五宮中位居第二。僅次于其姑母孝端文皇后。 生子 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極欣喜若狂,很快就決定立這個嬰兒為皇位繼承人,大宴群臣,還頒發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大赦令中規定,除犯上、焚毀宗廟、陵寢、宮殿,叛逃**,毒藥,巫蠱,偷盜祭天及御用器物,毆祖父母、父母,賣兄弟、妻誣告夫、內亂、糾黨白晝劫人等十罪不赦外,一切監禁之人全部免罪。(此道頒發令如下記載。八天后他在盛京皇宮舉行重大慶典的大政殿,為皇八子的誕生頒發了有清以來的第一道大赦令。詔令中寫道:“自古以來,人君有誕子之慶,必頒詔大赦于國中,此古帝王之隆規。今蒙天眷,關雎宮宸妃誕育皇嗣,朕稽典禮,欲使遐邇內外政教所及之地,咸被恩澤……”。詔令中規定了除十惡之罪不赦外,其余等罪,“咸赦除之”。)皇太極還封宸妃的母親為和碩賢妃,賞賜儀仗。誰知天公不作美,這個孩子出生才半年,還沒有來得及命名就夭折了?;侍珮O為之傷心不已。宸妃本人當然更傷痛,但,皇太極對她的鐘愛并未因此而稍減,前7個皇子誕生時,并未舉行什么大型慶典活動,也未大赦。之后,莊妃生第9子,麟趾宮貴妃又生下第11子,亦未如此隆重地辦理。由此可見,皇太極是將宸妃生的皇八子作為“儲君”來對待的。因寵愛宸妃而寵皇八子,也算是“愛屋及烏”吧。
皇八子誕生之慶典,蒙古各部落的首領均來供奉大量賀禮,一時間,盛京(今沈陽)城內熱鬧無比。此時的皇太極,開疆拓土,稱雄于東北,加之嬌妻產子,諸事順遂,可謂得意之極。可是真應了“好景不長”這句俗語,倍受嬌寵的皇八子只活了不到一歲,尚未來得及命名就夭亡了。 3、清朝海蘭珠結局 薨逝 清崇德六年(1641年)九月,皇太極率領八旗勁旅和漠南蒙古科爾沁等部鐵騎,與明朝軍隊洪承疇部進行松山錦州決戰。正當雙方數十萬大軍刀光劍影生死搏殺如火如荼之際,十二日盛京使節惶惶來報“關雎宮宸妃有疾”。既愛江山也愛美人的皇太極,聞知海蘭珠生病,立即召集諸將令他們留下固守,自己于次日凌晨即啟駕返還盛京。一路行色匆匆,至十七日夜駐蹕舊邊,剛過一更時,盛京使節又報“宸妃病篤”。得知海蘭珠病勢沉重,皇太極連夜拔營,催動戰馬,恨不得插上雙翼飛回自己的愛妃身邊。十八日凌晨,告之海蘭珠已氣絕身亡的第三次奏報“宸妃已薨”,對于途中的皇太極真如五雷轟頂,他飛馬入盛京,沖進大清門,直撲關雎宮,但的確是晚了一步,關雎宮里香消玉隕,時年三十三歲的海蘭珠,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這里,只剩下皇太極撫尸哀痛的身影和悲悼慟涕的哭聲。
美人氣已絕,英雄心欲碎?;侍珮O怎么也難以接受海蘭珠病逝這個殘酷的現實。他曾幾次因悲痛過度而昏迷過去,這令皇后宮妃和諸王大臣惶惶不安,紛紛勸告他“自保圣躬,勿為情牽,珍重自愛”。皇太極也自責說:“太祖崩時,未嘗有此,天之生朕,豈為一婦人哉”。但海蘭珠的音容笑貌仍令他時時難以忘懷。紅顏知己永別而去,皇太極即使貴為天子,也別無他法,所能做的,只有寄托哀思。他為自己的愛妃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并頻繁地舉行各種祭奠。九月廿九初祭之日,他親率文武百官及其夫人們前往。奠酒行禮后,宣讀的祭文飽含深情,“皇帝諭: “皇帝致祭于關雎宮宸妃。爾生于乙酉年。享壽三十有三。薨于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爾。厚加眷愛。正欲同享富貴。不意天奪之速。中道仳離。朕念生前眷愛。雖沒不忘。追思感嘆。是以備陳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諷誦經文,愿爾早生福地?!弊詈?,皇太極在海蘭珠的墓前親自奠酒三爵,諸王大臣和外藩屬國使節祭奠禮。 在此后的歲月里,月祭、大祭、冬至祭、去世周年祭……,次次儀典隆重肅穆的祭禮,都飽含著無限的悲思;篇篇文詞典雅莊重的祭文,都表達著無盡的哀意。甚至在當年歲暮大祭列祖列宗之時,皇太極也與皇后率百官及其夫人們前去祭奠海蘭珠,讓愛妃去世后還盡享哀榮;當次年正月元旦大賀之際,他竟傳諭“以敏惠恭和元妃喪,免朝賀,停止筵宴樂舞”,因愛妃之逝而停辦了朝中重大典禮。群臣們見皇帝平日在宮中時常睹物思人,每當想起海蘭珠即傷心落淚,就多次陪他出京射獵消遣。但海蘭珠就安葬在盛京地載門外五里之處,皇太極幾乎每次射獵時,都要有意無意地經過她的墓地。眼見心中的愛妃已撒手人寰、尸埋墳冢、不能復生,皇太極每次都要悲痛欲絕、淚如雨下地哭祭一番。
清崇德七年(1642年)二月,松山錦州大戰告捷,清軍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明朝率軍將領洪承疇、祖大壽被俘后降清。當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皇宮的大政殿為此二人賜宴慶賀,但在這盛宴之上卻沒有他這位東道主的身影。對洪、祖二人的解釋是“朕未服視朝衣冠,又不躬親賜宴,非有所慢于爾等也。蓋因關雎宮敏惠恭和元妃之喪未過期,故爾”。原來,他為了表示對海蘭珠忠貞不渝的愛情和無限的哀悼,沒有參加這歡慶的喜宴。皇帝都停止了宴樂,但卻還有不識相的王公貴族不遵制默哀,硬往槍口上撞。據史料記載,在海蘭珠的喪期內有不從禁令私自作樂的,后經查出,遭受處罰者達數十人之多。其中郡王阿達禮和輔國公扎哈納的王公桂冠都險些因此而被削掉;其余人均遭到沒收家產、罰銀、鞭笞、貫耳鼻等處罰。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497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