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一騎紅塵妃子笑下一句諧音梗(一騎qí紅塵妃子笑)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3)
原標題:這幾天這條讓人坐不住的新聞刷屏,其實是場烏龍……
今天,一則宣稱“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網帖,在網上瘋狂地傳播著,更得到了多家正規媒體的轉發,甚至在微博上一度獲得了上萬的轉發量,許多網友則表示得重新學習拼音了,還有不少網友對這些修改很不認同,表示強烈反對。
然而,耿直哥調查發現這件事其實是我們的正規新聞媒體,被自媒體給耍了……
先給大家看看下面這一眾正規媒體對于這則“問題新聞”的轉發吧,其實還是有點尷尬的……




從上面這些正規媒體的帖子來看,最早發布的一家是在今天早上9點。該新聞媒體還制作了精美的九宮格圖片,而其他媒體則都是轉發的這家媒體的帖子。
不過,早在昨天,這則“問題新聞”就已經有其他非正規媒體的賬號在傳播了。比如一家“傳媒公司”開設在微博平臺上的某“播音網站“的賬號,就于昨天下午5點多發布的這個“字詞拼音被修改”的帖子,并且很快就獲得了6萬多的轉發。

而比該賬號還要早發布這一信息的,則是昨天微信平臺上一個名叫“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賬號。

從該微信賬號發布的文章標題和配圖來看,今天上午那家正規新聞媒體發布的信息,很可能是綜合自這篇文章,因為那家正規媒體的標題和配圖,都與這篇文章基本上“如出一轍”。


不過,耿直哥進一步調查發現,這個連正規新聞媒體都誤導了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公眾號,確實挺有迷惑性,因為其賬號的頭像居然頂著一個[國徽]!可該賬號的運營主體卻并不是任何國家機關,而是一個廣州的培訓機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的規定,只有特定的國家機關才可以使用國徽,且“國徽及其圖案不得用于商標、廣告”。所以,這家廣州的培訓機構在其開設的賬號中用國徽做頭像,恐怕已涉嫌違反法律規定。
可最關鍵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答:這個頭像涉嫌違法的公眾號所發布的那篇“這些字詞的拼音被修改”的文章,又是從哪兒來的呢?
耿直哥利用搜索引擎檢索后發現,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其實來自于去年5月《北京晚報》的一篇報道。

不過,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對這篇報道也進行了一些似乎很有“針對性“的裁剪,包括刪掉了報道的來源,并把一些報道中的段落也進行了很大幅度的刪節簡化,讓人很難通過簡單對比識別出這是《北京晚報》的報道。
比如下面這張圖是《北京晚報》的原報道,大家注意這里耿直哥標紅線的句子……

為啥要注意這三句話呢?因為在下圖中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文章里,大家可以看到他們文章里被耿直哥圈出的那三段話,就是上圖中《北京晚報》的報道中標出的那三句話,只不過是被“跳躍性”地截取和重新組合了。實際上,這種對《北京晚報》報道的刪改和再拼接的痕跡,在該公眾號的文章里隨處可見。

不過,讓人有些尷尬的是,盡管該公號存在頭像涉嫌違法,文章涉嫌抄襲的問題,這篇文章倒是也把《北京晚報》原報道中提到的這么一句話給抄了進來:“第七版詞典編輯截稿時,異讀詞審音表尚未最終定稿,因此目前詞典使用的還是之前的發音標準。”

所以,今天澎湃新聞等媒體對于拼音“被修改”而進行的采訪,其實不過是再次證實了《北京晚報》去年就已經說明過的事情:即這些所謂“被修改”的拼音,其實是來自2016年教育部發布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但這只是“修訂稿”而不是“定稿”,所以我們字典上的發音,還是之前的發音標準……


換言之,整個這個“拼音被修改”的事情,其實就是媒體被營銷號給忽悠了,拿著一個被篡改的報道當成了“新聞”發布,還漏看了關鍵的“異讀詞審音表尚未最終定稿,目前使用的還是之前發音”的內容。結果其他媒體同行再去采訪核實的時候,卻發現他們要核實的內容其實去年的報道就已經寫清楚了。
看來這烏龍鬧得,確實是有點大了…。。
最后,有網友表示他們查字典發現,一些拼音確實已經修改了,和他們讀書時的不一樣了。但這其實是因為這些拼音很早很早(比如上世紀80年代)就被修改了,只不過那時候你沒注意罷了……

(截圖來自新聞晨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150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