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最近很多人都在說這個陶淵明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個陶淵明,羨慕他的心態和田園般的生活,那么大家都是怎么評價這個陶淵明的呢?這個問題也比較有意思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期待大家加入哦! 陶淵明人物短評50字陶淵明的品格和氣節,還有文學成就,是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的。 陶淵明人物短評100字陶淵明達到了一種物我一體,心與道冥的人生境界。他領悟到大自然的不息生機版是自己生命的最好安歸之權所,完全融入到自然中去。在他心中,大自然的一切都是生生不息,自樂自得地存在,一切都那么和諧美好。在他的詩中,沒有用語言贊美自然,而自然的大美卻從心里流溢出來。因為他不是像中朝名士那樣占有山水以為生活點綴,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樣有距離的欣賞自然,而是把自己化入自然,成為其中一員,心境與物境完全溶為一體。這種玄學思潮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玄學家沒有達到,陶淵明卻達到了。他詩作的境界韻味,是一種平和淡泊,與世事無所爭,無所求,心與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現為寧靜平淡的境界,是一種新的意境美的類型。
陶淵明人物短評200字魏晉時期是中國思想文化急劇變遷的時代,當時的文人競尚浮誕,馳騁玄理,專事清淡。這種風氣在文學上表現為文學內容空泛,形式主義傾向嚴重。東晉建立后數十年間,詩壇幾乎被玄言詩占據著。從建安、正始、太康以來詩歌藝術正常發展的脈絡中斷了,玄言成分的過度膨脹,使詩歌偏離了藝術,變成老莊思想的枯燥注疏。然而,在這樣一個文學的貧困時代里,有一位詩人如同奇葩獨放,以其鮮明的色彩和新穎的風格,一洗往日積垢,為文壇注入了新的血液,這位詩人就是陶淵明。 陶淵明的出現,才使得詩歌藝術的脈絡重新接上,并且增添了許多新的充滿生機的因素。陶詩沿襲魏晉詩歌的古樸作風而進入更純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標志著古樸的詩歌所能達到的高度。陶淵明又是一位創新的先鋒。他成功地將“自然”提升為一種美的至境;將玄言詩注疏老莊所表達的玄理,改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合,并開創了田園詩這種新題材的作品。他的清高耿介、灑脫恬淡、質樸真率、淳厚善良,他對人生所作的哲學思考,連同他的作品一起,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個“巢”,一個精神家園。一方面可以掩護他們與虛偽、丑惡劃清界限,另一方面也可使他們得以休息和逃避。他們對陶淵明的強烈認同感,使陶淵明成為一個令人永不生厭的話題。
陶淵明人物短評600字魯迅先生曾說過,“陶潛正因為并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梁啟超評價陶淵明時曾經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確如其言,陶在自然與哲理之間打開了一條通道,在生活的困苦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解。連最平凡的農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筆下也顯示出了一種無窮的意味深長的美。 陶淵明的不朽詩篇,陶淵明的偉大人品,影響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等幾代文人的思想和創作。為中國文學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這時他又受到老莊哲學的影響。因為他有過以往文人多不曾有過的田園生活,并且親自參加了勞動,與勞動人民有了接觸,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啟發,因而在崇尚駢儷陳舊文風的晉代,能創造出有獨物風格的田園詩的新形式,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從少年時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時的“猛志固常在”,始終對世事沒有淡忘。他傳世的名篇《桃花源記》,正是他對如同上古原始時代的那種人們自食其力、友好相處、沒有種種現實中的紛擾與貧困的“怡然有余樂”社會的憧憬。就是他的隱居與飲酒,放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對當時黑暗統治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滿和反抗的意義在內。
當然,陶淵明畢竟是一個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會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詩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許多安貧樂道、及時行樂、避世消極的東西。但后世歷代的文學評論家和選家出于自己的階級偏愛,多著重欣賞和贊揚他這方面的特點,認為這才是陶淵明詩文的精華所在。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