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張儀欺騙楚王被發現后,為何還敢去見楚王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戰國末期的楚懷王可以說也是挺悲劇的人了,被秦國騙了兩次,最后也是死在了秦國。而這其中,就有被張儀欺騙的經歷。張儀最著名的就是提出了連橫策略,也是幫助了秦國破解了六國的合縱,那他是怎么欺騙楚懷王的呢?而張儀被發現欺騙了楚王之后,又為什么還敢去見楚王?他不怕楚王殺了自己嗎?今天就讓中睿百科網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張儀是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在秦國為相后,有效破解山東六國的合縱聯盟,為秦國的強大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然,縱橫家為達到自己的目的往往是不擇手段的,張儀也不例外,他為了破解齊楚聯盟就不惜采用欺騙手段,來騙取楚懷王的信任,把楚懷王耍得是團團轉。覺醒過來的楚懷王非常生氣,非要了張儀的命不可,可就是這樣張儀卻為了秦國的強大,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向秦王提出要再次出使楚國。 這是張儀真的忠心耿耿不怕死嗎?我們走進那段歷史來看一看究竟。
1、張儀施巧謀楚懷王中計上當秦惠王當政時期,能讓秦國看在眼里的只有齊、楚兩國,而這兩國還結為聯盟,這讓秦惠王非常頭疼。相國張儀向秦惠王獻計道:“要破解齊楚聯盟也很簡單,只要你對外宣稱不再重用我了,解除我的相國職位,我就好到楚國去謀發展了。見到楚王我如此這般、這般如此,施展一番巧計,齊楚聯盟必破。”秦惠王一聽是頻頻點頭依計而行。張儀就這樣去了楚國。 張儀此時可是諸侯國中的大名人、大能人。楚懷王一聽張儀要來投奔自己十分高興,是親自迎接、盛情款待,不僅要任命張儀為楚相,而且還謙虛地說:“此僻陋之國,子何以教之。”向張儀問起計來。 張儀也裝著十分感動的樣子回答道:“大王這樣看重我,那我就給大王出個主意吧!只要您能和齊國斷絕來往,我便能讓秦王割讓六百里的商於之地給您。楚秦相好結為兄弟,不僅秦王會給大王送上美女,就是齊國也從此再也不敢小看楚國了!” 楚懷王一聽,這事不錯,便不顧手下大臣的反對立馬答應下來,還派人跟著張儀到秦國去接手那六百里土地。 張儀當然是不會把六百里商於之地真的給楚國的,可人家人都跟來了,怎么辦?狡猾的張儀有辦法。回到秦國,他假裝從車上摔下來摔壞了身體不能上朝,三個月不露面。 張儀這段時間在家里好吃好喝、優哉悠哉,是好不痛快;但那邊急著得到土地的楚懷王卻如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說好的事,怎么就卡殼了呢?”思來想去,楚懷王想,可能是我們楚國和齊國絕交得還不徹底,秦國還不放心。于是,便派人到齊國,當面把齊王給大罵了一通。這一罵,齊王真的火了,撇開楚國,與秦國建立了聯盟關系。 見齊楚聯盟瓦解,張儀的傷也就自然好了。一見張儀開始工作,楚國的使者趕忙來要那六百里土地。張儀一聽吃驚地睜大眼睛,反問道:“哪里有那六百里土地的事?我是說把我那六里封地給楚國!是六里不是六百里!” 使者歸來,楚懷王氣得是咬牙切齒:“張儀呀張儀!抓到你,非扒了你的皮,剜了你的心不可!”
2、為強秦張儀甘愿冒險再使楚秦楚交惡一年多,秦惠王決定從大局出發來修復兩國關系,便派出使者對楚懷王說:“大王你不是想得到商於之地嗎?那也行,但是得拿黔中這個地方來交換。”楚懷王一聽大怒道:“什么換地不換地的,只要你們把張儀交給我,我就把黔中這個地方奉獻給你們秦國。” 拿張儀換土地,這可是楚懷王說的氣話,因為在他看來,張儀是秦國的相國,秦國是不會拿張儀來換土地的。可消息傳到秦國,事情的發展卻出乎楚懷王的意料——張儀一個人就能換這么一大塊土地!世上還有如此好事?一時間秦國的朝堂上是議論紛紛,換還是不換?這時,張儀主動站出來要求前去楚國。 秦惠王說:“前兩年你騙了楚王,他正想報復你呢!你去必死無疑,可要想好了!” 張儀淡淡一笑道:“大王不必操心。我在楚國有個好朋友靳尚,他服侍楚夫人鄭袖,深得鄭袖的信任。而楚王又對鄭袖是言聽計從。到時候,靳尚會救我的。再說了,只要我們秦國能得到黔中之地,就是楚王真的殺了我,那我死得也值了!” 果然,張儀一到楚國,楚懷王就把他抓了起來,要殺掉。靳尚這時趕忙找鄭袖做工作,對她說道:“你知道嗎?咱們大王要殺張儀。那張儀可是秦王跟前的紅人,秦王為救張儀一定會給咱大王獻上土地美女。秦國美女一得寵,夫人您的地位可就危險了。不如您現在就勸大王放了張儀,那就不會有后邊的事情了!” 鄭袖一聽果然非常著急,是每天給楚懷王吹枕頭風:“張儀當年騙您那是各為其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現在你說用地來換張儀,可地還沒給秦國,秦國就把張儀派到咱們楚國來了,您看,秦王多么高看您。張儀來了,您沒有禮遇他,反而要殺他。張儀一死,秦王必定會大怒攻打我們楚國。到那時,我們國破家亡,還不如大王現在就把我們母子送到江南去,免得等到秦國打過來時,被秦兵蹂躪!” 鄭袖把楚懷王的心給哭軟了,心想:“夫人說得對,那就放了張儀吧!”于是,“懷王后悔,赦張儀,厚禮之如故”。
3、張儀不死是因為秦國的強大問題來了。張儀把楚王騙得那么慘,竟還敢再次出使楚國,是他真的不怕死?還是他能掐會算知道朋友真的能幫他?抑或還是有別的什么原因在里邊?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張儀再次出使楚國,不是他不怕死,而是他不得不去,《史記·張儀列傳》記載,當楚王說要以黔中地換張儀時,秦惠王心動了,是“欲遣之,口弗忍言”,想讓張儀去換地,可是又不好意思開口說。秦王都動了心思,張儀是不得不主動站出來去冒死。 當然,張儀敢再去見楚王也不是沒有一點底氣的,他的好朋友靳尚會出面周旋,這只是表面現象,張儀真正敢去的底氣是“秦國實力的強大”,他知道自己是秦國的相國,他代表的是秦王,靠山是強大的秦國;自己到楚國去,楚懷王真的要殺他那也得想一想。這一點,在張儀去楚國前與秦惠王的對話中就體現了出來。 關于這段對話《史記·楚世家》與《史記·張儀列傳》的記載稍有不同。《史記·楚世家》的記載是:“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鄭袖,袖所言無不從者。且儀以前使負楚以商於之約,今秦楚大戰,有惡,臣非面自謝楚不解。且大王在,楚不宜敢取儀。”《史記·張儀列傳》的記載是:“秦強楚弱,臣善靳尚,尚得事楚夫人鄭袖,袖所言皆從。且臣奉王之節使楚,楚何敢加誅。” 兩個記載的核心看似都是在說張儀在楚國有個好朋友靳尚會救他!但仔細看,這兩段話記載的重點并不是在說靳尚,而是在說“秦國的實力強大”。無論是“秦強楚弱……且臣奉王之節使楚,楚何敢加誅”,還是“且大王在,楚不宜敢取儀”,話題無不是圍繞著秦國強大的實力展開的,說白了,張儀之所以敢再次到楚國去,賭的就是“楚王面對實力強大的楚國,不敢輕易對他動手”。 那么,此時秦楚兩國實力對比到底如何呢?咱還得從張儀欺騙楚王說起。楚王上當后非常生氣,決定派兵攻打秦國,兩國在丹陽大戰,結果是楚軍大敗,八萬人戰死沙場,七十多個將軍做了俘虜。 首戰大敗,楚懷王不服氣,決定“悉國兵復襲秦,戰于藍田”,把全國都動員起來與秦國在藍田決戰,可結果是又被打得大敗。不僅如此,韓、魏等國也趁火打劫,攻打起楚國來。四面受敵,楚懷王不得不收兵,咽下被騙的惡氣。這兩次大戰,就是張儀在《楚世家》中對秦王所說的“且儀以前使負楚以商於之約,今秦楚大戰,有惡,臣非面自謝楚不解”。 兩國大戰發生在楚懷王十七年,張儀再次出使楚國發生在楚懷王十八年,時間一年不到,楚國被秦國揍的傷疤還沒有掉,因此張儀才敢對秦惠王說“秦強楚弱……且臣奉王之節使楚,楚何敢加誅”“且大王在,楚不宜敢取儀”。 事實證明,張儀的判斷是正確的,當他去楚國時,楚懷王并沒有立即把他殺了,而是把他抓了起來,這就是楚懷王對秦國實力有所忌憚的表現。當鄭袖哭著說,殺了張儀,自己母子就會被秦兵蹂躪時,楚懷王就真的放了張儀,那是楚懷王真的知道,秦國要真的打過來,楚國是真的抵擋不住,鄭袖的話就會變成現實,還不如把張儀給放了算了。 由此可知,張儀在欺騙楚懷王后還敢再次出使楚國的膽氣就是來自于秦國強大的實力。這一史實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自古如此。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