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竇建德會失敗,和他缺乏政治遠見有關,在管理和攬才方面,竇建德做的也不是特別的好。以竇建德為首的河北義軍,是推翻隋朝的重要力量,而竇建德身為首領,他也是得到河北百姓的愛戴。說明竇建德還是很得民心的,不過這一點或許會給他帶來災難。竇建德的失敗,結合他的性格以及能力,可能是一件必然的事情。當然,如果竇建德沒有救王世充,那他應該還能多活幾年,但想要擊敗唐軍不太可能。
隋末群雄之一李淵稱帝之后,有資格和他爭鋒的,天下也就只剩下了王世充和竇建德,王世充這個人根本不行,就是個赳赳武夫,程咬金和秦瓊在瓦崗寨失敗后,就歸了王世充,但很快看出來王世充這個人氣量太小,于是陣前直接投奔了李世民。 但竇建德完全不一樣,他在河北的名聲非常好,他跟劉邦的出身還真有點像,原本是隋朝的里長,為人非常的豪爽,隋朝末年征伐高麗,民不聊生,最終起兵造反。 竇建德起兵之后,很快占據了河北這個根據地,他最大的貢獻就是斬殺了宇文化及這個亂臣賊子。 隋朝的直接覆滅,可以說宇文化及是直接原因,作為隋煬帝最信任的親兵首領,居然背叛了隋煬帝,發動叛亂殺死了隋煬帝,帶著隋朝的精銳部隊和朝廷官員四處逃竄。 宇文化及,本來就沒什么大的志向,當初也是圖一時之快殺死了隋煬帝,洛陽和長安他都不去攻打,最終眼看著跟著他的人越來越少,決定過把癮就死,最后在聊城這個小地方稱帝了。 而且還留下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人生故當死,豈不一日為帝乎,這種及時享樂的精神,注定而來他就是上天送給隋朝的攪屎棍,除了破壞什么也沒做。 最終這個四處受敵的宇文化及被竇建德給殺了,死得死后還很平靜,可能他早就知道這一天的到來吧。
哭祭煬帝竇建德正式祭奠了隋煬帝,對皇后禮遇有加,對當時的后宮幾千人全部釋放,而且跟著宇文化及一起流亡的原隋朝官員,可以任意去留。 隋朝那些有才干的舊臣,則大多得到了竇建德的賞識和任用,如裴矩、何稠、虞世南、歐陽詢等人,這些人后來也成了唐朝的重臣。 至于那些不愿意為他效力,而寧愿投奔洛陽(隋朝廷)和長安(唐朝廷)的人,竇建德概不強留,一律尊重個人意愿,不但送給他們盤纏,還派兵護送他們出境,宇文士及和封德彝等人就是在這個時候投奔了李淵。 按照出身,和對待士人的態度,竇建德真的有可能走上劉邦的道路,但只可惜,他遇到了李世民,這個當時全天下最能打的人,仁愛是良好的品德,但是在奪取天下之前,仁愛有德,并不是最重要的。 能打仗,敢沖鋒才是第一位的,李世民就是這樣一個人,打仗的時候,往往親自沖鋒陷陣,以最快的速度能洞穿整個敵軍的,這么一個軍神級別的人物。 這樣的人物,自然是能得到軍隊的支持,而竇建德的失敗也很有戲劇性,本來他是看著李世民和王世充打得差不多了,兩幫人都沒什么力氣了,于是出兵,想要趁機撈一把。
兵敗被斬可惜李世民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在與李世民對峙的過程中,李世民突然發動沖鋒,反復鏖戰四五次,最后竇建德被槍刺中,逃走后被捉住。 本來李世民是來打王世充的,沒想到這次戰果大大超出預料,不但打敗了王世充拿下來東都,還意外地俘獲了竇建德。摘自: www.ws46.com 竇建德和王世充都被押往長安,但結局卻很諷刺,作惡多端口碑不好的王世充,李淵居然沒有殺他,反倒是竇建德因為名聲太好了,太仁德了,所以李淵毫不猶豫的把他給殺了。 是不是跟我們印象中的不一樣呢,站在李淵的角度殺竇建德是沒有問題的,你名聲那么好,又那么重視人才,肯定是天下歸心呀,這樣的人留著肯定是禍害。 人生就是這么奇特,好與壞,很多時候并不是絕對的,當你做的是一件極其大且復雜的事情時,已經不能用簡單地好人于壞人來總結了。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209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