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黃宗羲為什么堅持裸葬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黃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教育家、經學家、思想家等。黃宗羲曾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思想,極力主張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限制皇帝的權利。當然,雖然我們都知道黃宗羲的主張是對的,但在封建專制時期,他必然會遭到很多阻力。黃宗羲算是很早就有民主思想的人,對他還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通過下文來認識下黃宗羲,一定不要錯過啦。
黃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他出生于明末清初。他的父親也是當時非常出名的政治家,還曾經擔任過監察御史這一職位,主要就是控制輿論的一種官職。在他父親的那個年代是很亂的,他碰上了歷史上最為動蕩的一次改朝換代,在政治上明和清倆代之間有著殘酷的斗爭,應此民不聊生也是那個時候的社會特征。
就是這樣一個年代加上父親還是為官的時候,黃宗羲在很早的時候就被迫卷入了明清殘酷的政治斗爭中,他是在殘酷中而長大的,經歷過不少坎坷和劫難,最終成長為一代大師。而在黃宗羲十七歲的時候父親因為被陷害入獄,最后被嚴刑拷打至死,尸體被搬出來的時候已經都腐爛無法辨別樣貌了。這件事就讓黃宗羲痛不欲生,從此就見識到了政治中的黑暗,下定決心往后報仇雪恨。他的一生都在,忙碌抗清,晚年后就從事美術文化的工作,他的一生都可以說不被人所理解,所以黃宗羲的內心是十分痛苦的,為此就使得了他對自己死后的葬禮產生了一種新的想法。
那就是死后裸葬,其實縱觀歷史中的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是這種性格,不跟著大部隊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堅持裸葬的想法其實就是他的一生從來都不被人所理解,而使得他做事呢就有些偏激,他認為自己的一生其實是很失敗的,和親戚朋友們之間都反目成仇,加上父親的慘死。而茍活下來的黃宗羲到了80歲的時候就希望自己死后的尸骨能夠快速腐爛,所以就提出了裸葬。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2234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