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有什么動畫適合孩子學習 孩子愛上大語文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6)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最近,大家不約而同地問到我一個問題:孩子怎樣才能學好語文?(估計是因為最近居家學習,大家在輔導孩子的語文時都有點無從下手

)
在陪大寶聽了竇昕老師的豆伴匠大語文課后(想了解的童靴,可以點擊鏈接查看:第N次居家后,我終于想通了,學習就不是父母該管的事!),我對這個問題,又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以前,我們認為“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要多看書、多背古詩文,就不愁學不好語文。
但卻忽略了,所謂的“多讀書、熟讀書”,不是讓孩子通過機械性記憶,把“書意”死記硬背下來。
事實上,在語文考試趨向于靈活化、立體化的今天,這種過時的“苦讀”式學習,只會讓孩子越走越窄,越學越吃力。
而學好語文的前提,在于把“苦讀”變“巧讀”——
通過調動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共情力,讓他們對作者及作品,進行刨根問底、聯想代入、舉一反三式的思考。
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走入文本內部,才能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思考,提升孩子的語文綜合素養。
那么,如何調動好奇心、想象力、共情力呢?
就像“豆伴匠”趙伯奇老師說的——給孩子們講故事。
把所要學習的文史、文常、文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場景中,讓孩子帶著好奇心聽故事,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背景,理解作者或人物的思想及行為。
在了解了這些后,他們自然就會對作者及作品,產生代入感和共情感。
所謂“知人論世”(指只有了解一個人所處的時代背景,才能理解一個的行為和思想),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在大語文學習資源十分豐富的今天,我們不一定非得“親自上陣”,給孩子編故事、講故事。
找些內容有趣、干貨滿滿的視頻資源,充當我們的“嘴替”,同樣能夠達到目的。
下面就帶大家看看,我又給你們搜羅來了哪些大語文學習的寶藏資源——
①《中國唱詩班》
類型:動畫
時長:每集6-23分鐘
豆瓣評分:9.2
適合年齡:3歲

說到《中國唱詩班》,大家肯定不會感到陌生,我之前就多次在文章里推薦過。
它是一部中國風系列的原創公益動畫片。

每一集,都以我們耳熟能詳的古詩詞為背景,展現一段段有關親情、愛情、家國天下的動人故事。
比如,《元日》是從一個小朋友的視角,回望四百多年前明朝嘉靖時期的春節傳統與習俗。

《游子吟》藉由清代史學家王鳴盛的回憶,講述了他參加童子試時,母親熬夜為其縫制新衣的故事。

不僅故事動人,它還將中國風動畫與古典音樂,做了完美結合。
我和娃看的時候,恨不得化身截屏狂魔,把每一幀都保留下來,細細品味。

為了增加真實感,制作人員更模擬真實攝像機的推拉搖移、角色道具處理。
讓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文化的美與意蘊。

不過此前,制片方只更新了《元日》《相思》《游子吟》《飲湖上初晴后雨》《夜思》等五集內容。
直到今年1月,這部沉寂了三年之久的國風動畫,才交出了最新一集的作品——《詠梅》。
結果一經上線,就驚艷了無數觀眾。

它取材自北宋詩人王安石的《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以“嘉定竹刻”(民族傳統工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背景,講述了清代竹刻家周顥與梅花樹化成的妖精“梅娘”相識相知,卻最終天各一方的凄美故事。

而且,與前幾集作品一樣,畫面精美優良,配樂宛轉悠揚。
尤其片中的山水、竹林、梅樹,均采用傳統水墨風格,猶如一幅古風古韻的唯美畫卷。
怪不得,許多網友都稱贊它是“國漫之光”。

相信孩子們看完動畫片后,也一定會對這些經典古詩詞的含義與意境,有更深刻的體會。
②《孔子》(共104集)
類型:動畫劇集
時長:每集13分鐘
豆瓣評分:7.7
適合年齡:3歲

說起來,很多孩子的國學啟蒙,都是從《論語》這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經典開始的。
自古以來,它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可謂經典中的經典。
其中,不僅蘊藏大量的歷史、文學、文化知識,更涉及許多關于求學受教、修身立德、為人處世方面的哲學道理,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指引。
尤其,2018年教改后,《論語》更是被納入高考語文的經典閱讀考查范圍。

不過,課堂上的學是有限的。
許多孩子對孔子、對《論語》的認知,還停留在那些名言名篇的背誦理解上。
換個篇目考一考,就不知道怎么作答了。

所以,我給大家找來了《孔子》這部百集動畫片。
雖然拍攝時間比較古早(首播于2009年),但它按照少年、青年、中老年三個階段,生動描繪了孔子從一個貧民少年,成長為萬世師表的勵志故事。
既富有童趣,又不乏教育意義。

比如,第一集講到,孔子小時候因為父親去世、家境貧困,經常受到貴族少年陽虎的欺負。

母親得知后,便用“不管生在廟堂,還是長在荒野,都會散發出同樣清香”的蘭花教育他。
希望他以蘭花為榜樣,永遠保持高貴的品質和高潔的志趣。

而且,這段故事并不是“憑空捏造”。
歷史上的孔子,的確十分喜愛蘭花,并用蘭花來比喻“君子的高尚品格”——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意思是,和品行優良的人交往,就好像進入了擺滿蘭花的房間,久而久之聞不到香味,是因為它和香味融為一體了。)

此外,片中還融入大量的文史、文常、文化知識,等待著孩子們去發掘和學習。
比如,第三集講到,孔子少年求學時期,要學習“君子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禮就是禮儀,樂是古樂,射是射箭,御是駕車,書是學問,數是計算。
這些技藝,也是中國古代君子的六門必修課。
需按照年齡大小和課程深淺(書和數是初級課程,禮、樂、射、御是高級課程),循序學習。

到了后期,還會講到孔子步入仕途、官拜大司寇,殺少正卯、墮三都,協助魯定公在“夾谷會盟”中奪回汶陽之地,再到急流勇退、周游列國……
劇情上,跌宕起伏、高潮迭起,看起來十分過癮。

看完這些故事,孩子們也會感受到一個更加立體豐滿的孔子形象。
這樣,再去學習《論語》中的治國謀略、教育思想、處世哲學時,就會相對容易不少。
更重要的是,這部動畫劇集的幕后團隊非常強大——
總顧問,是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

劇本前半部分由張藝謀的”金牌編劇“李馮負責,后半部分由著名作家葉兆言執筆,最后由山東省作協主席張煒統籌全稿。
還有央視主持人劉純燕擔任動畫片的配音導演,并為孔子的“紅顏知己”蘭花配音。
孔子后人、著名音樂家孔祥東為本片譜曲,國畫家范曾在動畫人物設計方面給予了指導……

也正因如此,《孔子》在內容質量及細節設計上,比同類影片要嚴謹不少。
比如,人物造型、服裝細節、生活用品等。

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播給孩子們看,我相信,一定能夠讓他們在大語文學習上獲益不少。
③《鄰家詩話》(共四季)
類型:文化類綜藝
時長:每集40分鐘
豆瓣評分:7.2~8.4
適合年齡:6歲

自部編版教材落地以來,小學階段要學習的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
六個年級,共有古詩文132篇,平均每個年級學20篇,占總課文數量的30%左右。

然而,一說到要學習、背誦古詩文,我相信,很多孩子都非常頭痛。
畢竟,古文是古人的書面語,離咱們的生活太遙遠。
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史知識及語法的積累,理解起來肯定不容易,要通篇背誦就更難了。
所以,我給大家找來了號稱國內首檔“詩歌庭院雅集”的綜藝節目——《鄰家詩話》。

說是綜藝,其實它更像一檔文化訪談。
訪談地點,在一間人工搭建的中式庭院里,院內有亭臺樓閣,雕梁畫棟,池塘水榭,處處顯露風雅。

訪談的主持人,是老戲骨王勁松。
到訪的嘉賓,有文人雅士,有文藝界的演奏家、歌手、舞者、演員、畫師……

訪談內容,則圍繞一首詩,或一闕詞展開。
可以暢所欲言,也可以琴棋書畫、歌舞樂茶為載體,展現詩詞背后的好故事。
比如,講到“秦人善擊缶”,他們就真的拿出缶來敲擊。
讓觀眾切實感受到,這種代表了秦人粗獷性格的打擊樂器,所發出的渾厚聲音。

比如,講到項羽敗亡前吟唱的《垓下歌》,就上演了一段《霸王別姬》的京劇選段。

還會在閑聊之中,將作者的個人遭遇,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背景,娓娓道來。
比如,陶淵明是田園詩派創始人,也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寫了大量飲酒詩的詩人。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陶淵明這一生多次在“出仕”與“歸隱”之間,陷入矛盾和徘徊。
他既希望像先祖陶侃那樣,在朝堂上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又想要學習外祖父孟嘉,以通達豁朗的人生態度,歸隱田園、寄情山水……

總之,如果你想讓孩子走近古詩詞、愛上古詩詞、讀懂古詩詞,就一定不要錯過這檔寶藏節目~
④《無聊詩社》(共兩季)
類型:搞笑動畫
時長:每集5分鐘
豆瓣評分:7.6
適合年齡:8歲

同樣是講古詩詞,這部《無聊詩社》的腦洞和畫風,可比《鄰家詩話》《中國唱詩班》無厘頭多了。
比如,你能想象《贈汪倫》的背后,是講迷弟汪倫處心積慮把偶像李白“騙”到家鄉來,結果卻差點友盡的故事嗎?

你能想象殺死岳飛的,不光是奸臣秦檜,更有來自民間的鍵盤俠、無腦黑嗎?

還有蘇東坡被貶官后,為了用最少的錢實現吃肉自由,親自發明了東坡肉這道菜……
并為其,寫下一首題為《豬肉誦》的“打油”詞——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看到這,或許你們已經感受到,這是一部以現代人的“戲說”方式,講述古詩詞背后故事的動畫片。
片中,融入了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網絡梗,帶有一定的惡搞色彩,很容易勾起孩子的興趣。
用創作團隊的話來說,就是“通過不說教的有趣故事,讓更多年輕人喜歡國學文化、喜歡詩詞”。
但同時,如果孩子事先不了解這些詩詞及其背后的歷史背景,直接來看《無聊詩社》的話,可能會受到誤導。
所以,最好等孩子們有了一定詩詞及文史積累,或者經過家長的篩選之后(有些集數可能不太適合孩子),再給他們觀看。
好了,大語文視頻資源的分享,今天先到這里了。
川媽說說
一家四口陽了3個,我和老王拖著病體照顧又開始上躥下跳的二寶。年過40的老母親和老父親,真的玩不過她啊,都還有工作。實在撐不住的時候,就讓她看會動畫片。這時候,真的顧不上護不護眼了,保命要緊!只不過讓我倆有些受不了的是,我家二寶只看《汪汪隊立大功》,循環往復地看。給其他的,人家直接說No!
她的個性如此,且正處在這個年齡段,我們不會強迫她。何況,這幾天,真的沒那精力和力氣!
拓展閱讀差點把眼看瞎!大家一直催要的「大語文」資源合集,終于整理好了
mom看世界:跟著二胎博士媽媽一起學育兒、看世界;這兒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還有獨家的科學課程、閱讀課程;來吧,養娃路上永遠缺個好朋友!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臺發布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