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說到中國的古代詩詞很多網友都知道的,那叫一個有意思啊,那叫一個厲害啊,但是你慢慢的會發現其實好像我們現代人寫的詩詞怎么感覺好水,完全就是不在一個水平上面,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是中國人丟失了寫現代詩詞的方法還是說到底出了什么問題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 應該說,現代人寫的詩很水只是個別現象,但今不如古卻是普遍現象。 有人認為,古人的詩句之所以優美,是因為多用辭藻,而現代人詞匯量不深,所以寫不出好詩。這個觀點看似有理,實則不盡然。 以白居易為例,在如今看來,白居易的詩作也有些晦澀,但在古代只能當作[通俗]一類。 白居易追求語言淺近的程度,必須是婦孺皆識,就是沒讀過書的人也能看懂他寫的內容。如此一來,白詩有了廣泛的群中基礎,在唐朝受歡迎的程度不是李白和杜甫能比較的。我舉個例子: ![]() 《晚桃花》白居易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 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閑人豈得知。 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 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這首詩按古人的觀點來說,就是[俗]。但用字俗不代表意境俗。從內容看似是自嘲之作,實際上是諷刺詩。 這首詩從桃花切入主題,第二聯尤其值得玩味——[如果不是因為斜陽,就襯托不出這么艷麗的紅桃;如果不是因為我閑人一個,就看不到這么美妙的景色]。 前面還是自嘲,后面就開始諷刺了——[寒門出身的人才經常被人忽視,窮人家的女子也常常要晚嫁。這晚春的桃花跟他們遭遇是一樣的,不過幸好還有我白居易欣賞。] 從上面這首詩我們可以得知,即便用俗字,也是能夠寫出有意味之詩的,關鍵不在于用詞俗雅,而在于寫詩之人有沒有情懷。 ![]() 綜上所述,我認為如今有些人寫的作品淪為打油詩,主要是情懷不濟,或是文筆沒辦法駕馭情懷。前者我也無能為力,不過后者還是可以通過積累彌補的。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