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育精養神典故出處介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其實關于曹睿的歷史評價,正面和負面都比較多,主要還是因為曹睿太好女色,而且大肆興建宮殿,有些奢侈浪費。好在曹睿還是有些許才華的,沒讓曹家江山毀在他這一代,不過曹睿對于朝中大臣的猜忌實在太嚴重了,就連自家宗親都不信。如果曹睿能像曹丕那么開放,說不定后來曹氏政權也不會被司馬懿給篡奪。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育精養神”,就和曹睿有關,一起來看看背后是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吧。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高柔傳》,時間是在魏明帝太和年間,主人公是高柔。原文如下: 后大興殿舍,百姓勞役;廣采眾女,充盈后宮;后宮皇子連夭,繼嗣未育。柔上疏曰:“……昔軒轅以二十五子,傳祚彌遠;周室以姬國四十,歷年滋多。陛下聰達,窮理盡性,而頃皇子連多夭逝,熊羆之祥又未感應。群下之心,莫不悒戚。周禮,天子后妃以下百二十人,嬪嬙之儀,既以盛矣。竊聞后庭之數,或復過之,圣嗣不昌,殆能由此。臣愚以為可妙簡淑媛,以備內官之數,其余盡遣還家。且以育精養神,專靜為寶。如此,則螽斯之徵,可庶而致矣。”帝報曰:“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輒克昌言;他復以聞。” ![]()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后來魏明帝曹睿大肆興建宮殿館舍,老百姓服役非常勞苦。曹睿還到處挑選美女進入后宮,皇宮里的皇子卻接連早死,連繼承大位的太子人選都沒有。高柔上奏說:“過去軒轅因為有二十五個兒子,國脈傳承才非常久遠;周王室有姬姓國四十個,經歷的年代更為長久。陛下聰穎明達,窮理盡性,但不久前皇子們接連夭折,又沒有再誕下龍子的跡象,群臣心中都感到非常悲傷。 按照《周禮》的規定,天子后妃、嬪嬙的人數最多一百二十人,數目已經很多了。臣私下聽說陛下后宮的人數已經遠遠超出這個數目。后嗣不昌盛,原因可能就出在這里。臣認為可以挑選一些賢淑的女子,完備后宮的人數,其余的可以全部遣送回家。況且使身心得到滋補或休息,以增進體力保持健康最為可貴。如果能做到這樣,子孫興旺完全可以實現。” ![]()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高柔口中的“育精養神”,意為使身心得到滋補或休息,以增進體力保持健康。這也是由高柔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在曹魏皇帝當中,曹睿可謂是天分最高、成就最大的一位。在他的統治下,曹魏國力蒸蒸日上。不過,正當壯年的曹睿也有兩個致命的缺陷:好大喜功、貪戀美色。對此,曹魏不少大臣提出過勸諫。作為曹操時期的老臣,高柔的勸諫更為直接。 ![]() 高柔認為之所以曹睿的兒子紛紛夭折,主要是因為曹睿后宮人數太多,曹睿為此整天沉浸于美色當中,導致身體日漸虛弱,生下的兒子先天不良,紛紛夭折。按照現代優生優育學的觀點來看,高柔的說法很有科學依據。整天沉迷于女色,身體被掏空,*子質量下降,生下的孩子體質太差,因此才會早年夭折。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