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兵臨城下典故出處介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勢。戰役結束后,周瑜帶兵打算乘勝追擊,曹仁負責鎮守南郡。此戰曹仁也是立下大功,僅僅依靠有限的兵力將吳軍擊退,如果曹仁此戰失敗,曹魏的損失就要進一步被擴大了。曹仁應該算是曹操旗下最驍勇善戰的武將之一,曾多次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這次要為大家介紹的成語“兵臨城下”,就跟此番曹仁還有吳軍對壘有關,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五十一回。按照小說的時間順序,這個故事發生在赤壁之戰以后。故事的主人公是曹仁。原文如下: 且說曹仁在南郡,分付曹洪守彝陵,以為掎角之勢。人報:“吳兵已渡漢江?!比试唬骸皥允匚饝馂樯??!彬攲⑴=饖^然進曰:“兵臨城下而不出戰,是怯也。況吾兵新敗,正當重振銳氣。某愿借精兵五百,決一死戰。”仁從之,令牛金引五百軍出戰。丁奉縱馬來迎。約戰四五合,奉詐敗,牛金引軍追趕入陣。奉指揮眾軍一裹圍牛金于陣中。金左右沖突,不能得出。曹仁在城上望見牛金困在垓心,遂披甲上馬,引麾下壯士數百騎出城,奮力揮刀,殺入吳陣。徐盛迎戰,不能抵擋。曹仁殺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顧尚有數十騎在陣,不能得出,遂復翻身殺入,救出重圍。正遇蔣欽攔路,曹仁與牛金奮力沖散。仁弟曹純,亦引兵接應,混殺一陣。吳軍敗走,曹仁得勝而回。 ![]() 按照小說情節描述,赤壁之戰剛剛結束,周瑜便率部圍攻由曹軍名將曹仁所鎮守的南郡。面對東吳大軍的攻勢,曹仁主戰堅守不出,而部將牛金心頭不忿,提出率五百精兵出城迎敵。不過,牛金與吳郡交戰不久,便陷入重重圍困。曹仁見狀親自出車跟營救,殺退東吳將士,將牛金安全救回南郡。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便是文中提到的“兵臨城下”,
意為敵軍已來到自己的城墻下面,比喻情勢十分危急。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戰國策·齊策二》中的“齊必舉兵伐梁,梁、齊之兵連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間伐韓?!?/p> 小說所描述的這個情節,與真實的歷史差別并不大。由于在赤壁之戰的慘敗,曹軍主力撤出荊州大部地區,曹操留下曹仁鎮守南郡一帶,而曹仁駐扎的城池則是南郡的江陵。 不久之后,周瑜率部一萬多人向將領發動進攻。曹仁派牛金出戰(這一點與小說中牛金的主動請纓有著一定的差別),結果被吳軍困住。《三國志·曹仁傳》載:“(曹仁)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余步,迫溝,矯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余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笔潞?,曹軍將士驚呼:“將軍真天人也!”由此可見曹仁的勇猛。 ![]() 這場在歷史上被稱之為“江陵之戰”的戰事,是赤壁之戰后孫劉聯軍與曹操之間的又一次較量,對于曹操集團意義非常重大。曹仁孤軍固守江陵等地一年多時間,先后多次擊退孫劉聯軍的進攻。雖然最終曹仁放棄了江陵,撤到襄陽和樊城一帶,但在這一年多時間里,曹仁將孫劉聯軍主力牽制了江陵一線,為曹操集團在赤壁慘敗后的實力恢復爭取了時間。從戰略的角度上看,曹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