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三國時期,曹丕和曹植的嗣子之爭,最后還是由長子曹丕勝出。不過留著曹植對曹丕來說始終是一股巨大的威脅,但曹丕并沒有將曹植給趕盡殺絕,難道曹丕對自己的地位如此自信么?其實歷代帝王對于自己的親兄弟才是防范最嚴重的,而且爭起皇位來誰還管是不是親兄弟啊。曹丕不殺曹植其實另有原因,有一人阻止了曹丕想動殺心的念頭。這次要為大家講解的成語“潸然淚下”就和這兩兄弟有關,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發生在曹丕稱帝后不久,相關人物分別為曹丕、曹植和卞氏。原文如下: 丕曰:“吾與汝情雖兄弟,義屬君臣,汝安敢恃才蔑禮?昔先君在日,汝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吾深疑汝必用他人代筆。吾今限汝行七步吟詩一首。若果能,則免一死;若不能,則從重治罪,決不姑恕!”植曰:“愿乞題目?!睍r殿上懸一水墨畫,畫著兩只牛,斗于土墻之下,一牛墜井而亡。丕指畫曰:“即以此畫為題。詩中不許犯著二牛斗墻下,一牛墜井死字樣。”植行七步,其詩已成。詩曰:“兩肉齊道行,頭上帶凹骨。相遇塊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氣不泄畢?!辈茇Ъ叭撼冀泽@。 ![]() 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猶以為遲。汝能應聲而作詩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題。”丕曰:“吾與汝乃兄弟也。以此為題。亦不許犯著‘兄弟’字樣?!敝猜圆凰妓?,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聞之,潸然淚下。其母卞氏,從殿后出曰:“兄何逼弟之甚耶?”丕慌忙離坐告曰:“國法不可廢耳?!庇谑琴H曹植為安鄉侯。植拜辭上馬而去。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曹丕繼位后,對弟弟曹植進行迫害,要求其七步之內吟詩一首,否則難逃一死。當曹植七步之內吟出一首詩后,曹丕又再度刁難,強令曹植以兄弟為題立即作詩一首。曹植當即吟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一首,不僅令曹丕變色,其母卞氏也終于仍不住出面阻止曹丕。最終,曹植免于一死,被貶為安鄉侯。 ![]()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曹丕聽到曹植吟出的“煮豆燃豆萁”一詩后的神態,叫做“潸然淚下”, 意為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下來,多在無法控制情緒時發生。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唐代詩人李賀《金桐仙人辭漢歌(并序)》中的“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p> 曹丕與曹植之間的矛盾源自立嗣之爭,這一點在《三國演義》中略有提及,不過歷史事實相比則要遜色的多。在真實的歷史當中,曹丕、曹植這哥倆的爭奪,不僅令曹魏集團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個勢力,也令晚年的曹操頭疼不已。最終,賈詡的一席話令曹操茅塞頓開,曹丕也因此成為了曹操的繼承人。曹操死后,曹丕對曹植及其支持者展開了瘋狂的報復。曹植的心腹丁廙、丁廙兩兄弟先后被殺,曹植也終日活在恐懼之中。 ![]() 不過,小說中所描述的這段“七步詩”的故事去并非是歷史的真實。在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及裴松之的注中,都沒有提到這首詩,這首詩的最早出處是南北朝劉義慶所撰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大多數學者認為,所謂的“七步詩”為后世假托之作,并非出自曹植之手。 既然“七步詩”在歷史上并不存在,那么曹丕又為何放過了曹植呢?有一個關鍵人物救了曹植的性命。她便是曹丕和曹植這哥倆的母親卞氏。據《三國志?任城陳蕭王傳》記載,得知曹丕加害曹植,卞氏“對帝泣。會植科頭負鈇锧,徒跣詣闕下,帝及太后乃喜。及見之,帝猶嚴顏色,不與語,又不使冠履。植伏地泣涕,太后為不樂。詔乃聽復王服?!笨梢哉f在卞氏的庇佑下,曹丕不得不放棄了除掉曹植的念頭。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