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作者出處介紹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最近在網絡上十分流行,這句詩的確能讓人很快產生一種孤寂低沉的情緒,似乎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而這首詩出自唐朝詩人韋應物,韋應物詩歌創作的特點就是平和之中帶有悲憤,或有消極的感情,但更多的是表達一種對于民間疾苦的同情心里。他也被認為是唐朝藝術成就頗高的詩人,下面就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為題,跟大家講講其他詩人的一些經歷。 ![]() 01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小時候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 王勃6歲時能作詩,文辭斐然; 9歲時針對古著中的謬誤寫出了洋洋灑灑的論文; 平日研習醫學的他14歲時,已經成為長安城聲名遠揚的神醫。 這個天才一生坎坷,16歲應試及第后被分配到沛王府任職,并深得沛王李賢的信任。 有一次,李賢與兄弟英王李哲玩斗雞,幾個年輕人為了取樂,便讓王勃便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唐高宗李治得知后,認為王勃挑撥皇子反目,下旨將他驅逐出京城。 26歲(此處年齡不確定,因為他出身年不定)那年,王勃從洛陽沿運河南下,千里迢迢看望被貶至廣西的父親,路過江西南昌時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幾個月后航船遇到風浪,王勃溺水而死。 02 宋之問是唐高宗時期的進士,身材修長儀表堂堂,他文采出眾又善辭令,是當時文壇上炙手可熱的人物。 就是這樣自帶偶像光環的人,居然因為兩句詩的署名權殺掉了自己的外甥。 他的外甥劉希夷,是位文學青年,有一次他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拜見了宋之問,并請他對自己的詩文進行指導。 看完這首名為《代白頭翁》的詩,宋之問對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贊嘆不已,便向劉希夷提出將這首詩轉到他名下。 劉希夷當然不肯,宋之問便與其寒暄,趁其不備令家奴用裝滿土的袋子將其捂死。 武則天代唐稱帝后,一心上位的宋之問還毛遂自薦做女皇的男寵,因為他口臭的毛病,沒被選上。 沒事嚼兩粒益達,有助于事業提升。 ![]() 03 白居易一生著作頗豐,被稱為“詩王”。 從留下的詩作看,白居易為勞動人民疾呼,對被生活壓迫的底層充滿了同情。 可另一方面,晚年的白居易奢靡無度蓄養家妓,為此還寫下了“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的詩句。 白居易與徐州刺史張愔是好友,張愔死后家產被眾多姬妾瓜分,唯有一個叫關盼盼的小妾,立志為她守節,這一守便是14年。 這關盼盼生得容顏秀麗體態婀娜,又寫得一手好詩,她守寡14年也不過30出頭的年紀,正值風韻年華,引得眾多富家子弟競相追捧。 對關盼盼仰慕已久的白居易,或許是出于“我得不到別人也休想得到”的心理,寫詩諷勸關盼盼以死明志,關盼盼收到詩后心灰意冷,絕食十天后香消玉殞。 04 杜牧不僅詩寫得好,為人也相當風流。 他入仕不到半年,就心急火燎地撩妹。 在拜訪世交兄弟沈傳師時,他在宴會上遇到一個叫張好好的美人,一見之下驚為天人。 此后杜牧便三天兩頭去沈傳師家吃飯,很快就與張好好暗生情愫。 沈傳師得知原委后告訴他:“三天后登門,必定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杜牧不禁心花怒放,三天后他發現自己被耍了,張好好被送給了沈傳師的弟弟做小妾,自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兩人從此絕交。 杜牧在揚州遇到一位11歲的小蘿莉,再度陷入情網。 小蘿莉的母親仰慕他的才學,許諾等到女兒長大后一定嫁給他。 10年后杜牧做了湖州刺史,他一路打聽那小女孩的下落,才發現她已是兩個孩子的娘。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 05 與杜牧齊名的李商隱,少年時就是癡情種子,以寫男女情愛的朦朧詩見長。 李商隱的堂哥李讓山,隔壁有位17歲的姑娘柳枝,生得明眸皓齒兼通音律。 李讓山無意間吟誦李商隱的一首詩,被柳枝聽到后追問是出自何人之手,李讓山如實相告,柳枝便扯下衣帶打個同心結,讓李讓山代為轉達。 第二天,李商隱與堂兄路過柳枝家門口,見柳枝早早地站在樹下等著,見面后彼此挺滿意,柳枝便相約三天后,焚香沐浴只待李商隱上門求親。 李商隱此時正準備進趕考,他的好友擔心他沉迷于男歡女愛誤了前程,便帶著將他的行裝提前趕路了,李商隱沒辦法只得追隨而去。 柳枝后來也嫁作他人婦。 許多年后,李商隱還寫了一組《柳枝五首》,來祭奠這段感情。 06 李紳的名聲不顯,但他的《憫農》卻家喻戶曉,就是那首“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這位口是心非的詩人,人品低劣得令人發指。 李紳6歲喪父自幼家貧,27歲進士及第,官至翰林院學士。 史書記載: 他為官后奢靡無度,一餐的耗費達數百貫錢。 他喜歡吃雞舌,每天僅一道雞舌羹,便需要宰殺活雞三百多只。 李紳發跡前,經常到大戶李元將家蹭飯,每次見面他都殷勤地稱李元將為“叔叔”,其實兩人根本不是親戚。 李紳做官后,李元將為了巴結他主動降低輩分,稱自己為“弟”、“侄”。 李紳都不滿意,直到李元將自稱“孫”,李紳才勉強同意。 與李紳同時代的韓愈、賈島、劉禹錫等人,對他的惡行嗤之以鼻,盡管彼此同行,卻從不與之結交。 ![]() 07 韋應物,出身于關中大族,其曾祖是武則天時的宰相。 自幼被寵溺的他,酷愛舞槍弄棒,卻不喜讀書。 15歲那年,韋應物被選入宮中擔任唐玄宗的侍衛,這使得他變得越發驕縱。 期間他作惡多端: 白天聚眾**,公然藏匿兇犯,夜間四處游蕩,看見美貌女子便強行占有,是貨真價實的人渣。 安史之亂后,唐玄宗帶領百官和妃嬪倉皇逃離,早把韋應物忘卻腦后。 后來叛軍血洗長安,韋應物的家族在戰亂中消亡,僥幸余生的他四處流浪,被父親的好友楊開府收留。 經歷過這場人生巨變的韋應物,從此洗心革面,在27歲那年憑能力入朝為官。 韋應物為官清廉,晚年離任時因為付不起車馬費,客死他鄉。 網絡盛傳的“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便是出自他的筆下。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